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推动垃圾分类减量,建设绿色低碳乡村

发布日期:2023-03-01


实施机构: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

image.png

20205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1.3万余个小区、3000余个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 截止2022年底,全市已创建形成了196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但是整体而言,北京市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村民尚未养成自主自觉的分类习惯,靠保洁员二次分拣的垃圾分类不可持续;村两委缺少专业和持续的垃圾分类培训和宣传动员机制,缺少激励和监督村民真正参与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厨余垃圾及农林废弃物分类处理工作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如缺少科学高效、环境友好的关键处理技术,缺乏鼓励和支持政策等等。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阿牛公益”)联合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自202110月开始,在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南庄村、兴寿镇下苑村实施垃圾管理和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崔村镇南庄村,西临南庄水库,北临京密引水渠。村域面积1.7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村民407户,953人。毗邻村庄有1所学校、1个养老院和多家企业,全村外来租户共计756人。兴寿镇下苑村,北临京密引水渠,从1995年开始,陆续有艺术家进入村庄定居,形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型文化村落,全村现有村民202户,785人。村民、艺术家参与社区活动基础较好。阿牛公益将探索村庄绿色发展,培育村庄环保志愿组织,帮助村民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并探索厨余堆肥和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可持续性方案、推动政府补贴政策的出台作为本项目的重点工作。

image.png

阿牛公益组织了面向村干部、村民和志愿者,内容涉及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绿色低碳、环保酵素制作、厨余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协同堆肥等主题培训或活动10余场,为两个村庄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赋能,并积极推动了包括中小学、高校科研单位、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城市社区和试点乡村的共建共创。

image.png

根据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推进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加强易腐烂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农业农村部倡导和鼓励的方向。阿牛公益积极对接北京市城管委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部门,并争取昌平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兴寿镇下苑村建立了镇级的“厨余堆肥示范中心”,开展就地堆肥实验,尝试不同材质和型号的堆肥设施(堆肥箱、堆肥池等),开展每日200-300公斤左右的“全量厨余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堆肥实验”;每日进行堆肥原料种类和重量、堆肥状态(温度、高度、渗滤液、臭味、虫蚊等)等方面的数据监测、收集和分析,并上传至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的小程序“社区厨余堆肥平台”。

image.png

2022 年12月,下苑村的堆肥产物送交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进行专业检测,2022年2月的检测报告显示:“无害化、腐熟度和菌活性等指标均合格,可用作土壤改良,或根据实际需求搭配其他养分材料使用。”

截屏2023-03-01 下午5.50.39.png

在政策倡导方面,阿牛公益也借助各方资源,积极推进和项目相关的工作。2022年4月21日,机构创始人唐莹莹作为昌平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参加昌平区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并作审议发言《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多元共治》,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建立多元参与的农村垃圾治理制度;探索因地制宜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构建有效循环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2022年12月,项目实施机构协助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社区厨余堆肥项目组,向北京市人大法制办提交有关《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表决稿)》第十七条的修改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反馈。2022年10月至今,兴寿镇“厨余堆肥示范中心”共接待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各相关部门的领导调研、视察共计8次。

image.png

项目下一步将继续协助村庄,开展深化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各项工作,形成低碳乡村的系列可持续活动,并积极探索堆肥作为有机物资源化利用对碳减排和气候变化的贡献,推动北京市、区两级厨余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置补贴政策的出台。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