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服务好老年群体?这个居民区的答案是→
调查研究
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当前,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全面落实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工程”,增强党员群众自治共治的“邻聚力”,提升破解基层治理难点的组织“凝聚力”,坚持解决问题的根本导向,形成解决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洛龄缤纷”是共和新路街道洛川居民区的一党建品牌,其中的“洛”字,便是指其所属的洛川居民区,而“洛龄”二字取自沪语中的“乐龄”一词,寄寓着社区老年人能在共和新度过缤纷生活的美好希冀。经统计,在洛川居民区,老年人口占比高达30%,社区纯老家庭、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多,如何有效服务好老年群体,成为该居民区有关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介绍
洛川居民区党总支牢牢把握老年群体对人际关系中“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的三维需要,充分遵循适老性原则和老年友好策略,以街道“善治街区”工作为抓手,以五社联动工作为依托,采用社区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协同治理,实现老年群体的赋权增能,全力提升社区老年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及幸福感,促成人人受益的“共建、共融、共享”的和谐社区。
以老助老,优选骨干强基底
一直以来,该居民区不断完善社区志愿者培育体系,培育了一支以退休党员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骨干队伍,汇聚“银发力量”,释放“银发活力”,从而提升老年群体自我效能感,实现社区治理途径与主体的多元化。通过社区公众平台以及社区宣讲会的广泛宣传,志愿者团队规模扩大至50余人,并囊括了数位“社区达人”,该团队志愿者均被统一授予了志愿者队服与徽章,切实增强其认同感与归属感。
此外,居民区通过举办以“社区融合与社区建设参与”为主题的志愿者赋能培训,更是全面提升了居民自治意识、民主意识与资源链接意识。由具备自治经验的党员自治骨干及社会组织社工担当“使能者”角色,运用社会工作小组方法,以实际案例为支撑,带领深度参与社区事务的成员及新成员组队商讨社区治理议题,学习各类老年健康管理及急救知识,以期促成社区互助与“老老互助”,推动社区治理更加专业化。
乐龄汇演,融合善治强能效
共和新路街道洛川居民区切实发挥骨干队伍头雁效应,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发挥“五社联动”优势,丰富社区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从优势视角发挥“银发价值”,增强社区内生动力,打造具有洛川特色的文化养老模式。
居民区以街道“善治街区”创新工作为切入点,主动联结洛柳联盟,依托“善治街区”工作站与“洛柳街坊善治实验室”专项社会工作站,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专业支撑,广纳洛柳街坊社区志愿者与社会组织参与,链接共建单位及居民区场地、人力、文化团队等资源,共同参与社区大型文化活动。
与此同时,洛川居民区老年文化团队更是将文艺汇演嵌入街道的特色活动中,切实提升老年群体价值观与幸福感,并以此为契机有效梳理整合街区资源,以实现社区文化生活共同体为目标,推进社区文化养老进一步发展。
社区营造,挖掘底蕴强创新
聚焦社区微更新视角下的开放式社区营造,全面建设党建引领下的文化宣传阵地,渲染社区浓厚孝亲文化,助力社区存量公共空间活化。
庭院森森,曲径深处,藏在居民区内的健康步道是居民健身散步的好去处,也是社区景观的一部分。
在洛川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居民区积极联动和田路小学等共建单位,确保各主体参与路径,动员居民自治自决,参与社区治理各项公共事务,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将孝亲文化与家风建设相结合,以社区志愿者团队与和田路小学的学生为主力,共同装点洛川东路400弄健康步道前墙体,打造洛川特色文化廊。
同时,居民区以文化阵地为载体,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人际网络,建牢社区关系,提升社区凝聚力。联合共建单位打造社区志愿实践基地,结合志愿者骨干队伍的招募、志愿者培育体系的搭建、志愿服务供给形式的确立,形成志愿服务管理闭环,切实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