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好传动画制作,根据R·C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动画《大理寺日志》以唐朝武周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大理寺众人在白猫少卿李饼(人称“猫爷”)的带领下探寻真相的故事。该动画的首季于2020年亮相,新颖的人物设定、悬念十足的剧情,以及通过精良制作对唐代东都洛阳的动画呈现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大理寺日志》海报,以唐朝武周时期为背景。
两年多之后,由好传动画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大理寺日志》第二季(以下简称《大理寺日志2》)在腾讯视频播出,豆瓣评分达到8.3,并入围了第二十八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动画片奖。而在此前的“腾讯视频动漫大赏2023”上,《大理寺日志3》的动态海报发布,大理寺的故事还将继续。“猫爷”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主创团队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得到怎样的启发和帮助?新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好传动画CEO、《大理寺日志》的出品人尚游。
“大理寺”源于历史,又和当下有联系
《大理寺日志》动画的缘起是R·C看了徐克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创作的一个同人漫画《大理寺前传》,主角是一头白发的裴东来。好传动画看到之后,找到R·C一起合作开发打造了《大理寺日志》条漫和动画。尚游表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把大理寺的背景铺垫得很完整,让大家知道了大理寺的职能,而这些职能又能够在当下找到比较直观的联系和对照。“以前很多观众并不是很清楚大理寺其实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府机构,也是一个很有戏剧空间的地方。”大理寺这个概念既源于历史,又和当下有联系,正好契合了主创的创作意图。“我们想做这样的作品——它既是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又和当下有关联,能够被观众比较容易地接受。”
动画中的大理寺。
2014年策划《大理寺日志》的时候,主创们考虑到动画作品与真人影视剧的区别,希望主角的形象更具动画感,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娱乐性。尚游透露,当时大家提出过很多方案,讨论过后都不太满意。正好R·C本人很喜欢猫,也正养着一只大白猫,就想到把主角画成猫会怎样。画出来之后大家都觉得非常棒,于是就有了后来备受观众喜爱的“白猫少卿”李饼。当然,李饼变成猫不单纯是出于可爱和娱乐性的考虑,其背后有一系列完整的逻辑来支撑这个“变化”,又从这套逻辑出发展开了整个故事。《大理寺日志》的一条主线就是李饼想要变回人的样子,他就得逐步解开谜团,找到他变成猫的原因。
《大理寺日志》缘起《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但在创作者们加入了许多想法后,“白猫少卿”早已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大理寺日志》的开头就是乡下小伙陈拾进城找哥,阴差阳错进入大理寺,成为少卿李饼的随身书吏。陈拾的哥哥叫做张言川,之前在大理寺工作过,如今是江湖上人称“黑罗刹”的伏虎寨寨主。由于陈拾与张言川两人长得很像,因此阿里巴巴、王七,甚至一枝花都会觉得陈拾看上去面熟。尚游说,张言川的名字取自《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张训,但《大理寺日志》张言川的故事在张训之后,不同的选择会导向不同的道路,张言川的路是《大理寺日志》所独有的。 “所以《大理寺日志》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故事了。”
“白猫少卿”早已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丘神纪有原型,希望角色都有空间
《大理寺日志2》以李饼奉命追查丘神纪的所作所为为线索,由此引出了丘神纪复杂多变、难被世人真正理解的一生,最后以丘神纪的死收尾。尚游表示,之所以选择丘神纪作为第二季叙事的核心,是因为这个角色非常关键。第二季有两个主要角色是有历史原型的——分别是以武则天为原型的武明空,和以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为原型的丘神纪。这两个角色在创作过程中是有很多的历史资料可以参考的。
除此之外,丘神纪对于大理寺、对于主角李饼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曾经陪伴了李饼的童年,对李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其次,丘神纪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经历也比较复杂多元,有戏剧发挥的空间。他的父亲丘行恭因为曾在战场上把战马让给李世民救驾有功获得了很高的官位,但这样的“功绩”也一直伴随着一些争议。他因此对儿子丘神纪的要求格外严苛,这也造就了丘神纪复杂的性格。
丘神纪对于大理寺、对于主角李饼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理寺日志2》创作之初,主创们讨论过要不要给丘神纪这么重的戏份。“这样做一定是有得有失的。好处是可以增加整个作品的维度,带来的弊端是有可能让主角失焦。其实大部分的动画作品,创作阶段都做了很全面的背景和角色设定,但最后能展现出来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容量有限嘛。《大理寺日志》又是个群像戏,每个角色都挺有魅力,我们希望尽可能地给每个角色多一点空间,这是创作上的一个大的方向。”如何给每个角色空间的同时也不让主角失焦,需要技巧去处理。但尚游表示这个创作大方向是不会变的,后续的作品也会给阿里巴巴、王七等角色以发挥空间。
挖掘历史有惊喜,对大唐时代心向往之
《大理寺日志》的故事发生在唐代的东都洛阳。动画里,不论是“天堂明堂”(即《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的“通天浮屠”)、“定鼎门”等标志性建筑,还是胡肆的市井烟火,都呈现得十分生动,让人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洛阳城繁荣的风貌与包容的气息。尚游介绍说,《大理寺日志》的主创在2016年专程前往洛阳采风,当时去了当地几乎所有的博物馆,也包括天堂明堂的旧址,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参考学习了很多相关书籍,比如关于唐代建筑法式的专著等。在制作过程中,又邀请了历史、建筑、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的顾问来帮忙把关。
作者R·C发布的与动画制作方一同采访的照片。
尚游感慨说:“我们整个中华的文化宝库非常有厚度,只要你愿意去挖掘,它总能给你惊喜。”他把因为筹备《大理寺日志》而进行的资料搜集和采风视作团队一次特别好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没有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们知道唐朝很辉煌。深入了解过后发现唐朝的生产力水平、文化发达的程度,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当时参观了“天堂明堂”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馆,从残留的柱础就能想象到原来的柱子有多大,由此可以推算出建筑的体量有多么惊人。而且唐朝没有现在的工程机械,全是靠人工用榫卯结构完成了那么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了解得越多就越敬畏。但用尽我们的能力,在动画里能呈现出来也是非常少的一点点。”
很受欢迎的角色阿里巴巴。
《大理寺日志》动画里有个很受欢迎的角色阿里巴巴,他的很多细节也是从历史资料中得到的灵感——唐朝有不少外国人来长安和洛阳做生意或者学习,来了之后觉得这里太好了,就定居于此。阿里巴巴的人物设定是胡商之子,家里非常有钱,在洛阳的胡肆买了一所大房子。他平时去大理寺上班,日常痛苦纠结的是总也考不过大唐官话八级(即大唐的汉语语言考试)。“虽然有一些艺术化夸张的手法,但这种情况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外国人来到唐朝,会有人教他们说官话,他们也会因为官话说得好、中文写得好而自豪,并且把这个事记录下来,有很多记载流传了下来。”尚游说,做了《大理寺日志》的项目之后主创团队对唐朝心向往之,于是又做了以盛唐边塞为背景的动画电影《朔风》,“相当于是我们这种情绪的一个延续吧”。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