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工业建筑里,沉浸艺术世界
2020年9月,杨浦区以“生活秀带”为主题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创建范围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工业遗产87处。创建以来,杨浦以全方面摸底、全要素保护、全方位赋能、全周期管理,全民性创建,推动工业遗产大规模保护和活化利用。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挖掘阐释不可移动文物背后的深厚历史内涵,大规模推进工业遗产成片保护和再利用。从保护为主,向保护为主、有效利用并重转化,在新旧功能转化中让老建筑获得新生命,激发新活力。
“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
百年老建筑怎样焕发新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毛麻仓库
感受“工业风”与“艺术感”的碰撞
毛麻仓库位于杨树浦路468号,其前身是创办于1895年的德商瑞记纱厂。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第一丝织厂,是当时全国生产真丝和人造丝的龙头企业。毛麻仓库的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简洁的红墙立面,凸显了上世纪20年代的技术特征和工业特色。
对毛麻仓库的保护修缮以恢复建筑历史原貌为准则,结合滨江景观资源,将毛麻仓库打造为艺术、文化、科教展览的公共空间。2019年修缮完成后作为第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首次对公众开放,发挥了杨浦滨江重要的公共开放节点的作用。
修旧如故 以存其真
保护修缮工程秉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力求复现建筑的历史原貌。将后期加建的墙体拆除,恢复原有建筑空间,将仓库北立面整体保留,其他立面保留特色构件,恢复柱帽、楼梯等构件的原有面貌。
毛麻仓库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后的毛麻仓库沿江立面
编织空间 串联活力
以“编织”为概念,对场所的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进行整合与梳理。利用毛麻仓库的区位优势,通过坡道、平台、楼梯及立面元素呈现,激发空间活力,重塑建筑功能。
艺术氛围 文化仓库
毛麻仓库正渐渐成为沪上新的文化艺术集聚地,已成功举办2020、2022上海国际摄影节、“曙光” 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 “建筑可阅读”全民拍摄影大赛作品展等人气展览。
百年前,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机器造纸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远东第一大煤气厂、远东最大制皂厂……相继在杨浦滨江诞生。如今,江畔“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一批百年工业遗产通过“活化利用”,成为极具特色的空间场域,书写新旧和谐的共生篇章。
一直以来,杨浦推动区域文物资源集中连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保护修缮、挖掘价值、复现肌理、活化利用,推进大规模的工业遗产转化,将百年工业文明的深厚基因注入这片“人人共建”“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诗意之地,构筑了面向人民、服务发展、活力涌动的新型滨江空间。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