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银行间债券承销商评价新机制来了,券商申请主承销资格至(zhi)少(shao)为A类!这些(xie)指标有变化…,业务
2023-12-06 00:54:57

银行间市(shi)场的承销商评价机制来了。

12月4日,中国银行间市(shi)场交易(yi)商协会(以下(xia)简称“交易(yi)商协会”)发布2023年度承销业务评价相(xiang)关方案,明确表示建立一套“有进有出”“奖优罚(fa)劣”的承销机构评价管理机制。

据悉,评价机制分为“首(shou)次评价”(承销业务相(xiang)关会员(yuan)申请从事承销相(xiang)关业务市(shi)场评价)及“日常评价”( 一般主承销商主承销业务执业情况市(shi)场评价)两大(da)板块。通过首(shou)次评价,交易(yi)商协会将(jiang)“有能力(li)、有意愿”的机构有序引(yin)入;通过日常评价,将(jiang)不展(zhan)业、丧失履职(zhi)能力(li)、受(shou)到严重处罚(fa)的机构及时退出,实现队伍的动态(tai)调整。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其中,对券商而言,在“首(shou)次评价”中,若想申请承销业务资格,门槛(kan)之一需满足(zu)分类评价为B类及以上(shang)的要求;若想申请主承销业务资格,硬条件之一需为A类及以上(shang)。

截至(zhi)今年9月,银行间市(shi)场的承销商仍然以银行为主,券商占比不到三成。未来有多少(shao)证(zheng)券公司新晋名单内,值得持续关注。

三大(da)举措优化“首(shou)次评价”机制

一直(zhi)以来,银行间的债券市(shi)场一直(zhi)是我国债券市(shi)场中规模最大(da)、交易(yi)量最多的板块,承销商在这当中扮演至(zhi)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对承销机构进行自(zi)律管理,成为监管持续探索的话(hua)题。近期,交易(yi)商协会完善承销机构市(shi)场化评价机制,发挥评价考核指挥棒作(zuo)用。

12月4日,交易(yi)商协会启动2023年非(fei)金融(rong)企业债务融(rong)资工具承销业务相(xiang)关会员(yuan)申请从事承销相(xiang)关业务市(shi)场评价(以下(xia)简称“首(shou)次评价”)。在“首(shou)次评价”机制方面,交易(yi)商协会进行多方面的优化。

一是稳定预期,定期开(kai)展(zhan)评价工作(zuo)。每年组织对主承销业务和承销业务的“首(shou)次评价”工作(zuo)。在遴选机制上(shang),参评机构只要符合相(xiang)关条件即可取得相(xiang)应的业务资格,提升评价的客观透(tou)明性。

二是聚焦重点,简化“首(shou)次评价”指标体系。聚焦承销机构核心能力(li),精简评价指标,标准明确清晰。具体来看,针(zhen)对承销业务申请机构,协会主要考察基(ji)本资质和市(shi)场参与(yu)度;针(zhen)对主承销业务申请机构,主要考察基(ji)本资质、获客能力(li)、流动性提供能力(li)等。

三是运转高效,简化主承销商内部层级。简化地方银行、外(wai)资银行、证(zheng)券公司等机构主承业务权限管理,不再对主承销商进行 A、B分层,主承销商的业务范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监管部门的政策确定。新晋主承销商只要具备一定业务经验即可独立开(kai)展(zhan)业务。

据悉,“首(shou)次评价”的评价对象包括非(fei)金融(rong)企业债务融(rong)资工具承销类会员(yuan)和意向承销类会员(yuan)。参评会员(yuan)需要在12月15日前提交相(xiang)关材料。

中小(xiao)券商申请主承销资格不易(yi)

当前,银行间市(shi)场承销商队伍以银行为主。截至(zhi)今年9月的承销机构名单,银行类占比约六成,而证(zheng)券公司占比不到三成。具体来看,主承销商名单中的证(zheng)券公司有18家,承销商中的券商有20家。

根据上(shang)述(shu)要求,券商要想开(kai)展(zhan)业务,首(shou)先需在“首(shou)次评价”中获得业务资格。协会对“承销业务资格”和“主承销业务资格”设立两种不同(tong)的市(shi)场评价标准。

公开(kai)标准显示,若券商申请“承销业务资格”,除具备相(xiang)关业务制度、满足(zu)合法合规要求外(wai),还需要近一年度证(zheng)监会监管评级达到B类及以上(shang);近三年有境内债券承销相(xiang)关业务经验;上(shang)一年度债务融(rong)资工具平均持有量达到 150亿元。

若券商申请“主承销业务资格”,那(na)么要满足(zu)近一年度监管评级达到 A 类及以上(shang);上(shang)一年度服(fu)务非(fei)金融(rong)企业债务融(rong)资工具投(tou)资人家数达到40家,且非(fei)金融(rong)企业债务融(rong)资工具承销金额达到100亿元;上(shang)一年度公司信用类债券主承销业务排名前30位(wei)。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此(ci)前从券商分析师处获悉研究所(suo)内部整理的今年券商分类评级情况,当前银行间主承销商名单中,有个别券商已非(fei)A类,未来或无法申请主承销业务资格。

一家已上(shang)市(shi)的中小(xiao)券商人士(shi)表示,尽管公司一直(zhi)以来是银行间市(shi)场的承销商,但(dan)一直(zhi)未能拿下(xia)主承销资格,“从新规来看,申请主承销资格难度在增加。”

据悉,债券市(shi)场承销业务中,头部效应仍然十分明显。记者对Wind数据进行统计(ji),今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shi)场承销金额排名前三的券商,其合计(ji)总承销金额在证(zheng)券公司中占比达到四成。

做(zuo)市(shi)、定价纳入日常评价体系

除了设立“首(shou)次评价”机制外(wai),为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健全主承销商执业能力(li)的综合评价,交易(yi)商协会还建立“日常评价”机制,对“主承销商”构建动态(tai)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12月4日交易(yi)商协会同(tong)步发布非(fei)金融(rong)企业债务融(rong)资工具一般主承销商2023年度主承销业务执业情况市(shi)场评价(以下(xia)简称“日常评价”)实施方案(试行)。“日常评价”的评价对象为一般主承销类会员(yuan)。交易(yi)商协会将(jiang)于2024年初启动2023年度日常评价工作(zuo)。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度主承销商日常评价为“试评价”,试评价结果不向全市(shi)场发布。

交易(yi)商协会指出,此(ci)次系统性搭建日常评价指标体系,考察承销机构业务表现,体现“质”“量”并重;考察对市(shi)场建设的贡献,体现正(zheng)向激励;考察遵守市(shi)场秩(zhi)序情况,体现市(shi)场约束。整体来看,全面反映主承销商能力(li)。

同(tong)时,坚持问题导向,发挥评价考核指挥棒作(zuo)用。交易(yi)商协会表示,针(zhen)对目前主承销商的薄弱环节,将(jiang)做(zuo)市(shi)、定价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在加分项中对主承销商承销债券的做(zuo)市(shi)情况予以鼓励加分,并将(jiang)定价不规范扰乱市(shi)场秩(zhi)序等行为予以扣分,向市(shi)场传递清晰的监管导向。

记者注意到,在公示的评分体系中,“基(ji)本指标”分为“业务规模”(45分)及“业务质量”(55分)。“业务规模”中考察三个维度即总量(8分)、结构(20分)、效率(17分)。“业务质量”则考察四个维度,即基(ji)本履职(zhi)情况(25分)、发行定价能力(li)(12分)、做(zuo)市(shi)业务情况(10分)、偿付及风险处置(8分)。

另设有加分项15分,为服(fu)务市(shi)场发展(zhan)方面。如果券商有参与(yu)创新、研究、宣介等作(zuo)出突出贡献情况,分值上(shang)限为10分;另外(wai)业务信息报送质量的分值上(shang)限为5分。扣分项方面,如果存在违规承揽、非(fei)市(shi)场化发行、对抗自(zi)律调查等扰乱市(shi)场秩(zhi)序的行为,每次扣1分,分值无上(shang)限。如果被(bei)采取自(zi)律措施,也会按次扣分。

对于“日常评价”的结果,交易(yi)商协会称,将(jiang)实现承销机构动态(tai)管理。根据评价得分排名进行分档管理,向市(shi)场公布分档结果,发挥声誉约束作(zuo)用。对于不展(zhan)业、丧失履职(zhi)能力(li)、受(shou)到严重处罚(fa)的主承销商,按照机制取消(xiao)主承销商业务资格。

据悉,2023年度主承销商“日常评价”结果将(jiang)会分为“合格档”和“不合格档”。其中,合格档根据日常评价得分高低,分为A、B、C三档。其中,对于证(zheng)券公司,前30%为A档,后20%为C档,其余为B档。

交易(yi)商协会还设有“退出机制”,称日常评价连续2年划为不合格档的主承销类会员(yuan),调整为承销类会员(yuan);在每一评价期内,主承销类会员(yuan)未主承销债务融(rong)资工具的,期满后调整为承销类会员(yuan)。

责编(bian):战(zhan)术恒

校对:彭其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