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与利用并举”开启海草床保护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5-07-06
实施机构:中国太平洋学会
海草床是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与珊瑚礁、红树林构成了近岸三大典型生态系统;在缺乏海底植被类型的北方,海草床尤为典型和重要。海草床生态系统具有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关键生境、改善海岸物理环境、净化水质、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食物来源等生态功能。海草床还维系着海草房这一我国北方特有的传统民居文化,也曾是传统渔业活动场所。然而,海草床位于近岸,易受高强度人类活动的破坏。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海草床经历着一个退化趋势;一度曾繁盛于我国北方的海草床,退化尤其严重,现仅在少数海域有零星分布。
中国太平洋学会在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中国项目资助下,于2013年起在山东荣成的楮岛近岸开展海草床修复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基于海草床是海参等海珍品的天然栖息地,项目通过修复海草床为渔民提供海参放养环境;通过在海草床内适度放养海参,使渔民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保护和修复海草床,达到良性循环,探索以修复促进利用、以利用支持修复的海草床保护新模式,调和常见的近岸养殖开发活动粗暴改造生境和岸线、而生境修复缺乏持有效支持的矛盾。
项目自2013年10月启动以来,积极与各方利益相关者沟通,组织当地管理部门、专业协会和科研单位等共同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始终注重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提高海草床修复的最直接受益者和实施者的意识。在当地海洋和社区管理部门的牵线协调下,向当地养殖公司介绍了项目实施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意义,使生产业主认识到项目实施对其养殖生产的直接和长远促进作用、对生态社区发展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意无偿提供其部分确权海域3000m2用于项目开展海草床修复与利用示范。
项目邀请技术专家为渔民提供养殖理论技术和实践操作指导,使渔民认识到放养海参的高品质和实在的经济回报,也避免因操作不当给海草床带来负面影响;项目还与当地社区和养殖企业共同出资在海草床内进行了海参放养示范,让渔民切实感受海草床修复产生的效益。
针对我国北方海草床零星分布、不适于作为大规模移植供体的现状,项目发展完善了利用种子进行人工萌发建苗的特色方法,相比海草种子在海中的自然成苗率提高一倍以上。项目还制作了海草种子水下播种机,建立了海草的快速高通量观测方法,对拟修复的示范海域进行了周年逐月观测,进行了初步修复试验,为利用年年可收获的种子进行海草床的无损修复提供了技术保障。 项目对海草床内外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比对研究发现:海草床对水质有一定净化作用,是许多海洋动物的重要栖息和繁育场,栖息有许多底栖动物、鱼类等,因此海草床内会形成它们的浮游幼体和鱼卵、仔稚鱼等补充量的季节性高峰。 项目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和技术进展,点、面结合,通过课堂系统授课辅以现场技术指导对当地群众开展了海草床修复技术培训指导,增强了群众对海草床的重要性和修复的必要性的认知,也掌握了海草床修复的基本技术要领。
在上述修复示范工作基础上,项目将于近期组织当地有关方面成立海草床修复与可持续利用技术联盟,在示范海区开展初具规模的海草床修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