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暖人暖心的“围炉抗疫”

发布日期:2020-05-26

实施机构:丽江市云之南公益影像服务中心

1.jpg

  茨满村坐落在丽江坝子西边的黄山山麓,面朝丽江古城。这里背靠青山,村子里的院落散布于大小梨园之间,村前的青龙河、西干河串联起纵横沟渠的“水圩田”。当地物产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丽江坝区重要的粮食和林果产地。茨满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区的早期定居点之一,当地人家的生活、饮食、起居、冷暖乃至信仰都围绕着“火”。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炊事、取暖等活动从传统的火塘、火盆,发展到节柴灶、液化气灶、电磁炉、电暖炉等。近些年,村民大量修建新式的钢筋水泥楼房,原有的柴火、薪炭已经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大量薪柴燃烧除了会排放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暖,燃烧过程中的烟尘还会造成室内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充分利用当地的农林废弃物等作为生物质燃料,丽江市云之南公益影像服务中心在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从2019年6月开始在茨满村实施“云南山地社区生物质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项目组首先通过《茨满社区能源调查问卷》开展了第一轮入户调查, 获得了社区经济、居住、能源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同时,通过访谈社区关键人物,收集了社区生物质资源的状况及地方传统知识的相关数据。根据社区的需求,项目组进行了多方比较,最终确认为社区提供一批由当地企业生产的节能炉,以满足社区炊事、取暖的需求,同时大大节约燃料的使用。


  2019年12月初,项目组依托茨满细梨合作社,召集社员家庭就节能炉示范进行了集体讨论,参与示范的家庭按实际需求进行报名,并同项目组签订协议,合作社社员承诺安装、使用过程中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配合项目工作人员的入户调查、安装信息回馈、使用效果阶段性回访等事务。


2.jpg


  2020年1月15日,丽江已经是深冬时节,30台节能炉由生产企业运抵社区,在项目的组织下,以户为单位分批发放、安装和调试。之后,项目组对节能炉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入户回访。一个村民说,自家晚饭都用节能炉做,使用起来很方便,整个房间也很暖和,饭桌也不需要了,炉子既是烧烤盘,又是桌子。另一个村民表示,现在很多家庭都不烧柴了,庭院、田地里的柴火都成了“垃圾”,现在使用节能炉,自家的柴足够用,不仅节省了电费还把“垃圾”利用起来了。不同家庭的建筑结构、家庭成员组成、生活习惯不同,对节能炉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感受略有不同,但村民总体上都感到很满意。由于是从当地企业采购,从产地到社区,这批炉子只移动了不到两公里,也避免了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大量碳排放。

3.jpg

  

  不久,为防控COVID-19疫情,丽江本地即时推行应急处置措施,比如交通管制,限制人口流动、聚集等。茨满村也不例外,村民们响应号召,足不出户。没想到,这批节能炉在疫情最严峻的春节前后,为村民们居家隔离适时发挥了暖人暖心的作用。虽然春节应有的喜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掩盖了,但是这个冬天并不寒冷,大家积极展开“围炉抗疫”活动。在大家彼此隔离的状况下,项目实施机构也转换思路,发挥机构影像工作方法的特点,让村民以影像的方式调查节能炉的使用情况。项目组利用茨满细梨合作社微信群,发起了线上影像培训课程,鼓励社员自己拍摄、纪录围绕节能炉的家居生活。活动产生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平常线下影像培训很难协调社员的时间,大家积极性也不高。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反而提高了社员对线上活动的关注度。由于大家分享的影像作业都是自家庭院里熟悉的事情,彼此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线上培训中交流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4.jpg

  

  每年春天都会在茨满村举办的“梨花会”,是一个有着28年传统的社区节日。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和聚集,也改成线上活动为主,但村民们的热情丝毫未减, “第二届村民摄影比赛”、“春之礼:东巴眼里的春天”、“田间拾春:岚Vlog带你观察茨满植物”等线上活动精彩纷呈。在疫情中相互支持和帮助的茨满人也将2020年“梨花会”的主题定为“当春乃发生”,以梨花春雨之美寄情寓意,望早日驱除病魔,还世界以平安喜乐。

5.jpg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