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广州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

发布日期:2024-06-04

执行机构: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


红树林有着“海上森林”与“海岸卫士”的美称,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防风护岸、净化环境,也为众多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对保护沿海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沿海城市经济活动的增加,长期围海造陆、围垦养殖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天然红树林亟待保护。

2021-2022年,相关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指出,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坦头村红树林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保护和科研价值。坦头村拥有一处面积约45亩的成片天然红树林,是广州现存天然红树林中面积最大的连片区域,占全广州现存天然红树林面积的70%以上,但近年来暂未纳入红树林经营及修复范围,并存在天然品种相对单一、部分植物侵占红树生存空间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同时,本地居民及社会公众普遍对红树林保护认识不足、意识薄弱,当地对本地红树林缺乏科学发展和管理规划,不利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实施的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依托自身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优势,整合相关海洋资源,正式启动了“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与修复行动”项目,旨在探索构建“公益机构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的红树林协同保护长效机制。项目对接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广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要求,与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的切实需要,聚焦红树林的保护科普与修复,联动当地社区居民与社会公众的力量,成立志愿保护小组,旨在提高本地居民认识红树林与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建立“公益机构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的红树林协同保护长效机制,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红树林生态为主的海岸带保护修复与城市社区发展的双赢之路。


发挥专业优势,迈出关键一步

科学合理地补种,是丰富坦头村以天然红树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的第一步。自2023年1月以来,研究会针对现有岸线中红树林出现死亡、成活率低的区域,联合专家团队和志愿者补种本地红树300多棵,并由专业团队人员持续对补种红树进行监测和维护,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红树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简单的现状,以期实现有效保护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目标。


图片1.jpg

图1:项目启动仪式

图片2.jpg

图2:项目启动仪式与儿童学习认识红树林的互动体验

为增加植物种群生物多样性,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会在树种选择和群落演替方面,主要种植了秋茄、桐花树、木榄等本地乡土树种,以及一些景观效果较好,兼具生态效益的半红树品种,如银叶树、海滨猫尾木、苦槛蓝等,并通过定期修剪枝条,增加红树植物的透光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图片3.jpg图片4.jpg

图3:志愿者参与补种红树科普活动

图片6.jpg

图4:志愿者参与补种红树科普活动

要修复红树林生态功能,不能一味强调种树。项目团队还关注到外来入侵物种可能对红树林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项目成员介绍到,“在开展日常工作和组织志愿活动时,我们看到这里已经有大量的无瓣海桑、薇甘菊等外来物种日渐挤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因此需要根据它们的生长特点和相关规定对生态环境维护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例如持续清理无瓣海桑的种子和清理薇甘菊的藤蔓。”


图片5.jpg

图5:清理的无瓣海桑种子


培育志愿小组,凝聚社区合力

在红树林保护的过程中,研究会发现,守护好“海上森林”,仅仅靠研究会自身专业力量是难以长久的,需要进一步让本地居民持续、自发、懂方法地加入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

在相关职能单位部门与坦头村的支持下,研究会探索组建了“本地社区居民+公益机构+广州市民志愿者”的红树林保护志愿小组,定期通过公众号、i志愿等平台发布“招募令”,吸引广州市区居民及本地乡村居民加入小组,目前形成一支稳定在核心人员50人、志愿者总人数300人左右的志愿力量,通过定期活动、培训赋能等实现稳定运营。

图片7.jpg

图6:坦头村红树林保护志愿小组讲师培训

志愿小组的活动主要围绕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科普和红树林生长环境垃圾清理两大主题展开,以培育本地红树林保护力量为目标,形成长效的“城乡结合”的红树林保护志愿机制,提高本地社区居民及广州市民对红树林的认知能力及保护意识。项目启动以来,共组织超过20场保护红树林志愿活动与志愿者讲师培训,公众与本地居民参与约1200人次。项目期间举办的2场“做大海的朋友”红树林主题科普展览,触达11万人次。

图片8.jpg

图7:保护红树林净滩志愿活动

图片9.png

图8:红树林为什么不“红”科普分享走进南沙校园

图片10.jpg

图9:“做大海的朋友”红树林主题科普展览

对红树林缺乏基本认识和了解,是阻碍本地力量参与红树林修复保护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本地居民与社会公众对红树林的认识,研究会联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分局、广东海洋协会、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坦头村红树林建设了200多米的红树林科普长廊,对南沙区红树林分布与本地树种情况、红树林的特性与生态效益等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外,研究会依托南沙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红树林资源调查成果与海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技术相结合,开发了线上科普平台,发布50多个手绘与实图相结合的红树林科普趣味短视频。科普长廊上扫一扫二维码,即可了解整个南沙区红树林的分布情况、树种和保护现状等。红树林科普知识以一种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图片11.jpg

图10:坦头村红树林科普长廊揭牌仪式

对于收集到的如塑料瓶等垃圾,秉承循环利用的理念,研究会与环保文创机构合作,将红树林净滩收集的可回收PET塑料瓶作为原料送至工厂,制成红树林保护主题丝巾等周边产品,在“7.26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红树林生态系统科普教育活动中正式发布,同时作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竞赛的奖品送给获奖的参与者。该丝巾获得了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自然资源文创大赛实物类银奖。

图片12.jpg

图11:红树林文创丝巾

家庭是社区的重要组成单元。研究会负责人认为:“母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拥有红树林科普知识的母亲,往往也会把相关的保护理念传递给整个家庭。”以本地社区和广州市民中的“妈妈”为重点培训对象,研究会自主研发了一套红树林科普微课,培育了50余名本地红树林科普志愿者讲师,在社区中持续传授红树林相关知识。

2023年9月,在新建成的坦头村图书馆中,研究会开辟了以红树林为主题的海洋与湿地科普图书专区,成为进行科普教育、开展志愿活动培训的重要场所。

“孩子们非常喜欢,一下课就往这里跑。”南沙区南沙街道坦头村党总支书记黄锦华说。他欣喜地注意到,村中爱林护林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随着红树林生态越来越好,一到周末,还有不少摄影爱好者专程前来拍摄红树林的美丽景象。

图片13.jpg

图片14.jpg

图12:以红树林为主题的坦头村图书馆


深挖红树林“碳汇”意义,延展价值链条

红树林与海草床、盐沼,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它们以海洋2%的面积,提供了每年海洋50%的碳封存量。其中,红树林是这些生态系统中固碳效率最高的,相当于热带雨林的5倍。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广州深入挖掘红树林固碳能力,依托本地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持续探索建立红树林蓝碳碳汇交易机制,反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例如,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本项目发布了红树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并依托方法学组织对南沙区虎门大桥(广州段)北侧海岸线整治工程红树林碳汇进行试核算,量化其生态效益。

为此,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分布区为试点,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探索将红树林生态价值转化为更加直接经济效益的发展路径。2023年起,研究会在2021年南沙区红树林现状核查数据的基础上,完成对坦头村红树林2个断面、9个样方红树林植被的碳储量调查,核算出坦头村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林分布面积2.5平方公里,总碳储量为 668.004±96.673吨,最终编制完成了《坦头村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结果报告》。目前,该调查结果报告已经以向政府建言献策的方式,提交至南沙区自然资源监测中心,将为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掌握当地海洋碳库的规模、分布及固碳储碳“家底”,更深入了解承担碳汇功能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分布和关键种,以及下一步完善蓝碳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此外,2024年4月22-25日,受联合国项目事务署(UNOPS)邀请,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会长兼项目技术顾问林立博士在参加了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暨第十一届西太平洋国际海洋科学会议。各国代表在圆桌会议中围绕“科学与政策相互作用”主题,分享了各国的见解与成功经验。研究会代表与会分享了由本项目的成果与经验,并强调了海洋知识科学普及在改善科学与政策相互作用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图片15.jpg

图13: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林立会长在特别论坛圆桌会议中发言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