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封面故事报道GEF SGP支持的社区保护地荒野
发布日期:2017-12-24
《中国周刊》于2017年12月刊登题为《社区保护地》的封面故事,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 GEF SGP)支持的社区保护地。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中国项目国家协调员刘怡在开篇《社区保护地 地球上最古老的保护地模式》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ICCA)在全球的状况、相关国际政策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呼吁政府及全社会对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进行恰当的认可。本期封面故事还报道了包括“三江并流地区河源村社区保护地建设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等五个受赠项目如何支持社区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最后介绍了意大利、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和塞内加尔等国的社区保护地案例。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Indigenous Peoples’ and Community Conserved Territories and Areas, 简称ICCAs)定义为:“包括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通过习惯法或其它有效途径,由原住民和当地社区自愿保护的自然的或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 世界各地的许多原住民和社区都与他们周遭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紧密相连,他们与自然的关系远比划出一块土地设立保护区要复杂得多,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生产、生活、传统知识、精神需求、文化习俗都与这些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交织在一起。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在平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全球无数原住民和社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确保原住民和社区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药品、能源、水、饲料、收入等,同时也是原住民和社区的精神家园,是他们身份认同、文化自豪和集体记忆的基础。很多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保护着关键生态系统和受威胁的物种,并维持基本的生态系统功能,为动物和基因的迁移提供廊道和联接。由于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是基于传统、文化、规则等习惯法来保护的,它确保了社区作为治理的主体,以及社区对他们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权力,是实现社会公平、多元共治的有效途径。
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中国项目自2009年成立以来,共支持了21 个社区保护地,其中有9 个已经在原住民和社会保护地注册系统(ICCA Registry)成功注册。这些社区保护地都处在中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和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如云南、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此次在《中国周刊》中进行了详细报道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保护地项目分别是“桂西南社区保护地主流化及能力提升项目”、“贵州老寨村和青海措池村两种典型生态系统社区保护地可持续建设项目”、“三江并流地区河源村社区保护地建设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云南巴珠村社区保护地建设项目”和“三江源地区尕麦社区保护地建设项目”,这些社区保护地有的是自然圣境,有的与政府的保护区重叠却实践上由社区保护和管理,有的在原有的基础上由民间组织扶持推动,有的已经获得政府的备案和挂牌认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这些社区保护地都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保护着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