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三江源地区 “自然圣境”调查启动

发布日期:2018-08-21

 执行机构:青海省雪境生态教育与研究中心


         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泛指对当地的人和社区有特殊的精神意义的自然地域,可以是山岳,湖泊,河流,森林,石头等。这些地域被视为神圣超凡,并被加以保护。自然圣境在全球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多出现在原住民聚居区。对原住民而言,这些地方不仅是他们环境、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更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和民族身份。



  神山圣湖信仰在青海三江源的生态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苯教和藏传佛教两方的元素。山神按等级分类,有第一等级到第十等级的分类,一到十数字越高等级越高,第十等级是等级最高的山神。按信仰范围分类,有民族共同的山神,每个部落的山神,每个村子的山神。一个地区山神和山神之间的关系一般属于亲属关系,种属关系,等级关系等。按性格分类,山神跟人类一样,有的性格比较暴躁,有的则性格温和。如果触范了山神,会招致对局部区域及个体的惩罚。反之,则会受到恩惠,风调雨顺,人受到神灵的护佑。一直以来,藏族人对神山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在神山区域内禁止砍伐树木,禁止捕杀野生动物或家养牲畜,禁止污染河流、大声喧哗等。

  近年来,由于自然的变化,生计的变化,旅游开发等原因,自然圣境的生态保护面临挑战。同时,从国家层面到社区层面,也有了各种保护方式,比如三江源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的建立,外来环保机构对生态保护的倡导及支持,社区自发的环保行为等。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经济补助、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也都在社区层面的生态保护中得到了体现。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了解自然圣境内社区、不同机构及个人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及所采取的策略,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GEF)的支持下,青海省雪境生态教育与研究中心于2018年4月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基于青海省三江源的“自然圣境地图”调研项目。调研采用重点案例与基础信息相结合的形式。基础信息表的内容主要包括神山圣湖的基础信息及其文化价值信息,当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生计的变化,自然圣境面临的威胁,自然资源的管理。案例则侧重于选择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的调查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5月17日,项目在西宁召开了筹备会。6月25日至8月18日,雪境的工作人员及实习生组成的8人团队,分成不同小组在三江源的玉树与果洛地区开始了调研。调研得到了在当地开展工作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觉拉囊格生态苑等外地和本地环保机构的协助。调研充分考虑了不同的利益相关方,采访了环保机构的人员、当地政府官员、僧人、社区精英、本地大学生、普通牧民等不同人群。


xx1.png

  6月25至7月11日,项目组对果洛州久治县年保玉则景区进行了调研。旅游开发给当地生态环境、文化、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带来了挑战。景区已于2018年4月宣布暂时关停。在高层管理及基层自我协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的同时,社区的一些个人及小团队开始探索生态旅游的模式。比如,不在年保玉则景区内的村民自发开始了邦锦藏家生态园的建设,他们捐来了自家的牦牛毛织成的布,缝制了黑帐篷,还要修建传统的炉灶,希望能把传统文化展示给游客。

      7月16至7月31日,项目组对玉树州杂多县昴赛乡进行了调研;7月20日至8月5日,对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进行了调研。这两个地方同属三江源国家公园,而且都因雪豹受到了关注。调研重点关注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的工作,及当地政府与外来环境保护机构近几年开展的雪豹保护工作如何影响当地人对雪豹的认知。在昴赛乡,当地县政府与自然保护机构“山水保护中心”通过培养当地人对野生动物进行科学监测,举办雪豹论坛及“自然观察节”等活动,把昂赛打造成了“雪豹之乡”,提高了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知。索加乡四个村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别成立了藏羚羊,野牦牛、雪豹、藏野驴保护区,国家给予草原巡护员的补助给了这些民间环保人员强有力的支持。

       8月1日到8月3日,项目组对称多县尕朵觉悟神山进行了调研,主要了解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尕朵觉悟神山的故事,及赛康寺的僧人组成的环保小组开展的活动。项目组在清水河镇普桑村调研发现,鉴于缺少虫草和其他资源,只能依靠牧场,称多县的很多地方通过建立畜牧业合作社的模式寻求生态保护与生计发展的平衡。合作社的成立促使了之前分草到户的围栏的拆除,恢复传统的草场共同管理

        8月4日至5日,项目组调研了位于玉树州囊谦县的第一个零废弃藏族社区——德迦社区。社区减少垃圾从日常生活做起,用布、木、铁等可重复使用的材质代替塑料用品,减少甚至杜绝购买饮料及其它零食。

        8月5日,项目组在玉树州囊谦县觉拉乡那索尼村调研,了解到觉拉囊格谐和环境保育服务人员团队开展的工作包括:水源垃圾清理、水质监测、传统故事的收集及整理,复建了“根尼白宫奶之堡”,举办了澜沧江源那索尼游牧乡村第一届生态文化节。





       8月14日到15日,项目组在果洛州玛沁县阿尼玛卿神山调研神山故事及当地人对生态保护的态度。15日到16日,项目组在果洛州久治县哇赛乡调研,了解到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两个蔬菜大棚的硬件设施,一位活佛与七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此基础上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实践,尝试另一种生态经济发展。



       调研发现,生态旅游、 畜牧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零废弃社区等形式的出现,不是一个自上而下,有统一标准的模式,而是在与外界互动中,基于本地条件,依赖多方合作,当地社区对生态保护模式的新的探索。推动方包括本地政府,外来NGO, 本地NGO等多方机构,及多种组合。作为参与方,社区体现了其作为一个文化的、经济的、情感的、道德的共同体的韧性及自我调节的特征。而个体参与环保行动则有其多元的复杂动机。在当地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文化的变通性是特别值得关注的点。当地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对法律的运用,对科学技术的学习,让传统文化有了重新诠释、传承、 融合、创新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