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加强草场可持续管理,恢复草原社区韧性

发布日期:2022-09-07

执行机构:内蒙古楚日雅牧区生态研究中心


Picture1.jpg

     


       中国的草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脆弱区和边疆地区。这些区位要求草原政策的制定既要保护嘎查和牧民草场的三权——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维护边疆的稳定,又要延长放牧半径,避免由牲畜频繁践踏引起的草地退化,同时提升草地的生产力;既要创新提高牧民的组织化能力,完成民族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又要传承民族文化,尊重社区内在结构。


 

Picture2.jpg


     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白彦化镇阿拉腾红格尔和乌兰敖包位于蒙古高原的中部,距蒙古国边境线有150公里。这里主要建群种是小半灌木和小禾草,并且有胡杨、四合木和半日花等珍稀古老残遗种;大型野生动物有亚洲野驴、蒙古原羚和岩羊。牧民在草场上繁育了马、牛、绵羊、山羊和骆驼等五种家畜。这些家畜间相互的依存关系形成了蒙古高原众多游牧型畜牧业中一个独立的类型,称之为经典的草地畜牧业(Classical range-livestock husbandry),或“高毕游牧”畜牧业。


这里的草场上世纪90年代承包到户。本世纪初,这里嘎查(队)的草场实施了禁牧政策,草场全部安装了围栏。由于缺乏足够的技能,转移出去的牧户生计堪忧,草场也无人管护,面临进一步退化的危机。2021年5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SGP)的支持下,内蒙古楚日雅牧区生态研究中心开始实施 “内蒙古包头达茂旗社区草场可持续管理恢复社区弹性项目”。 在中心与留守牧户共同努力下,部分留守牧户申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的家庭牧区。家庭牧区以家庭为单位,在承包草地上放牧。相应地国家的补贴由禁牧补贴改为季节性休牧补贴。由于居住分散,生产和生活用品费用较高。随着劳动力的外购、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消亡,牧区传统的社区功能逐渐消亡,导致牧户极度原子化。留守牧户受放牧半径等因素的影响,只能通过外购饲草料保证母畜再生产,饲喂牲畜。人和牲畜频繁接触,加大了人畜共患病流行的可能性。因此,项目在保证草场产权制度不变的原则下,通过社区参与的联户协商合作使用草场,延长放牧半径,达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草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避免人畜接触,有效的减少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通过挖掘传统放牧系统保护草原文化的“文化租”,和通过联户恢复草原的“生态租”,提升草地畜牧业产品的虚拟价值。通过记录社区参与的案例实践,推动政府、市场、社区共同参与草原治理和人畜共患病的管理。


Picture3.jpg

     


      项目开展以来,项目所在区出现了罕见的旱灾。以2021年7月21日为分界点,前半年遭遇了60年罕见的旱灾,后半年降水量又猛烈地增加。10月份又出现了罕见的雪灾。项目组积极协助抗灾并按照原计划开展项目活动。一年多来,项目组进行了18次集中访点;项目组、旗民政局、旗农牧业局、旗宣传部、镇政府、嘎查委员会和牧户代表集中召开了8次小型碰头会,3次线上讨论会、1次壮大集体经济研讨会;与浙江企业就畜牧产品的销售在呼和浩特开展多次讨论会;完成了《社区主要问题和现状汇总》基线调研报告。


 

Picture4.jpg

 

    


在抗灾过程中,项目组和牧户讨论出灾年“保仔畜、卖好畜和大畜”的草畜平衡方案。这是自2005年合作社时期以来,牧户第二次集体出售牲畜。为了对抗自然灾害,社区牧民自愿开放自家围栏中的水源、牧道和运输通道等公共资源;拆除多处影响牲畜和车辆进出的围栏;组建一个饲草料供销小组,赴农业区集体购买秸秆;组建了临时互助组,集资改造一处高效集约的饲草料基地。


 Picture5.jpg


     针对水源枯竭的问题,项目带领社区发明了“牲畜不动,水源移动”的放牧方式。实现了灾害期间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了牲畜死亡。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草地文化传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课题组也与项目组达成合作,在项目应用传统生态知识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2021年7月21日突降大雨,干旱得到了缓解。在项目前期的工作推动下,项目点牲畜死亡率为全旗最低。在临时互助组再次调整后,成立了9个正式互助组。互助组讨论出了内部运行规则,减少了劳动力外购,自行组织打草、储草、修棚、清理棚圈等活动。仅此一项,每户就能相比过往的年份节省6000多元。浙江的一家企业把项目区作为首选原料基地。项目支持社区采用参与式方法,讨论完成了《互助组内部规章制度和运行规则方案》、《互助组规划水源和牧道等公共设施方案》和《互助组本土畜种使用方案》。


 Picture7.jpg

    


 项目促进了社区社会资本的增加。据中央民族大学娜博士的跟踪调查,项目区牧户春节之间相互拜年等活动往来比以往增加了20多次;牧户之间的馈赠往来,也比以往增加了一倍;互助组的牧户羔羊成活率较非互助组的牧户提高3%。对草场践踏景观的观察也发现,互助组的草场要相比非互助组有所改善。2021年12月后满都拉口岸疫情防范升级,互助组考虑到劳动力由于分工较合理,派出了5名牧民积极参与疫情管控;而非互助组由于缺乏劳动力,无法派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Picture8.jpg

 


     2022年7月7-8日,内蒙古楚日雅牧区生态研究中心作为主办单位,会同包头市乡村振兴局、达茂旗宣传部、旗民政局、旗林业草原局、白彦化镇和嘎查牧户召开了《乡村振兴行动:壮大集体经济与牧民互助研讨会》。会议代表就增加牧民收入、以牧民互助合作组为基础开展合作、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奋力开创白彦化镇新局面为主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会议对项目区内延长放牧半径,小牧户的合作和组建畜群、降低畜牧业脆弱性所做的尝试表示肯定。会议建议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优势,在现有互助组的基础上,打造公益助力牧区振兴品牌项目,在优质畜牧产品的转化和供应、消费助牧服务平台的运营、牧区振兴全产业链的打造与服务等方面积极行动,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振兴牧区、保护草原生态和民族文化的路径。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