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中国项目启动会暨NGO能力建设培训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3-09-27
2023年9月21日至22日,来自7个项目受赠机构的14位代表线下参加了2023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中国项目启动会暨NGO能力建设培训会。
开幕式上,小额赠款计划亚太区域协调员刘怡线上为机构代表详细介绍了与全球环境基金相关的多边环境公约,小额赠款项目的历史及五个重点工作领域,小额赠款计划自下而上的和以社区为主体的工作方法,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计划中国项目的发展历程、项目成果、工作方法。随后,她就“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管理”和“小额赠款项目日常管理”对实施机构进行了培训,通过讲解具体案例,帮助参会代表们进一步理解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监督和评估、项目宣传和知识管理、项目报告的撰写等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项目助理鲁梅佳介绍了项目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并通过随堂测试的方式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加深理解,为规范管理项目打好基础。
第二天的培训会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曹颖教授深入介绍了我国低碳试点体系的建设,以及该体系的政策沿革和关键发展情况。曹颖教授指出,这些试点项目的建设意义在于提前实现国家的碳排放达峰承诺、规范低碳建设、提升社区低碳发展水平,并有助于完善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体系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的考评实践,着重区别设置指标项和选择可量化或易于量化的指标,以促进社区的低碳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后,北京阿牛公益的唐莹莹老师以以下苑村和兴寿模式为例,展示了零废弃社区的双向公益行动。下苑村通过自下而上的垃圾治理成功地处理厨余垃圾和废弃物,生产出安全的肥料,并在社区活动中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兴寿模式在20个村推广垃圾分类,通过党建引领和多元共治,减少了垃圾的落地,降低了碳排放,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这些经验得到了政府、科研单位和社区的支持,构建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公益行动模式。唐莹莹老师提出了建立多元参与、因地制宜、有效循环的农村垃圾治理制度的建议,为解决垃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下午的议程中,中华女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莹介绍了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她指出性别平等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承担的特殊责任,以及环境污染对女性健康的不利影响。她的研究为促进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并提出了不同的视角,如生态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环境保护论,突显了性别在资源和生态过程中的社会化利益。李莹教授呼吁政府在环境政策中更多考虑性别平等,并强调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性,将性别问题融入各领域的政策和项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培训会结束后,由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国家指导委员会批准的7个项目和将在多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