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探索塑料软包装回收模式,助力社区垃圾分类

发布日期:2025-01-02

执行机构: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


 封面1.jpg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和消费国,软塑包装的回收和利用一直是塑料循环经济的难点之一。从家庭层面看,居民缺乏合适的回收渠道和相关知识,不知如何处理塑料软包装,这样就难以形成高效地从家庭到回收公司的回收链条,需要建立示范项目来探索新路径。2023年8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GEF SGP)的支持下,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启动了“基于家庭、回收公司的塑料软包装回收及其末端混合应用示范项目”。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街家园第五社区,于2024年4月落地实施。项目拟通过在社区的宣传和引导,让消费者关注消费品塑料软包装回收再利用,促进塑料软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回收分类、投放和再利用,探索社会化普及和回收规范的建立,从而实现物尽其用,助力绿色循环经济。北街家园第五社区居民约2900户,社区内设置有垃圾分类桶站、有再生资源企业入住,部分居民将可回收物交给上门回收业者和社区周边的回收业者,主要的可回收物市塑料瓶和纸盒,也有部分居民由于家庭空间的限制没有积攒可回收物的习惯。


图片 1 2.jpg


2024年7月至11月期间,项目工作人员在北街家园第五社区共计发放了756份调研问卷,询问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塑料软包装的使用习惯和处理方式,调研问卷共计回收243份,其中有效问卷226份,占发放调研问卷的比例约30%。调研问卷分析结果显示,约45.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软包装有一定的认识,而34.1%的居民则自信对软包装塑料的类别有着清晰的理解。与此同时,仍有20.8%的居民坦言自己对软包装的概念相对陌生。


从2024年7月开始,项目工作人员通过设置宣传展板,生动形象地向居民展示了塑料软包装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塑料软包装对我们生活的便捷作用。因为其独特的柔韧性、轻便性和良好的阻隔性能,用于在食品、医药、电子产品以及农业等领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讲解了随意处置塑料软包装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塑料在土壤环境中,会长期滞留,极大地阻碍土壤正常地气体交换和水分传输,对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和伸展形成严重干扰,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如果流入水域里,塑料软包装会裂解为极为微小的塑料颗粒,容易被水生物吞食,随后会沿着错综复杂的食物链逐渐积累和放大。截至2024年11月,项目开展了宣传活动10余次,约1000位居民接收到了宣传信息。


图片 2 3.jpg


通过宣传,让居民对塑料软包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正确处置塑料软包装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并将危害延伸至人类的健康。同时,发放的宣传手册内容丰富,涵盖了塑料软包装的分类、回收方法便于居民随时查阅和学习。回收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对家庭塑料软包装进行正确的回收,首先,分类收集,把用过的食品包装袋、保鲜膜、塑料薄膜等统一收集;其次,对于一些有残留实物或污渍的塑料软包装,要尽量清理干净;最后,积攒到一定数量,再进行定点投放,或者与协会合作的回收公司联系上门回收。通过宣传活动,居民学会了如何识别塑料软包装、如何分类回收塑料软包装,并向工作人员领取了软包装回收专用袋。


在社区组织居民进行垃圾捡拾活动中,项目团队与居民一起捡拾废塑料软包装,促进分类意识的提升,29户居民参与捡拾塑料软包装。截至2024年11月底,共回收了173公斤的塑料软包装,主要包括塑料袋、快递袋、气泡膜、气柱袋、食品和日用品外包装等,参与回收居民户约200户。


图片 6 2.jpg


通过社区宣传和推广,除北街家园第五社区以外,周边的服务机构也加入塑料软包装的回收活动。2024年8月至今,项目人员在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昌沙中医口腔医院设置了塑料软包装回收区域,收集医院产生的干净的塑料软包装。据医院工作人员反映,自8月设置回收区域以来,回收区域的警示牌极大地增强了医院工作人员与患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投放塑料软包装,而不是随意丢弃,提升了整个医院的环保氛围。医疗机构是特殊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且社会关注度高,设置塑料软包装回收区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良好的范例,有利于医疗行业的整体环保形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虽然设置塑料软包装区域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但是经常会有像矿泉水瓶这样的硬塑料被错误投放。项目人员认为,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家庭场所,强化塑料软包装分类与提升回收意识的宣传都同样重要。


 

图片 8 2.jpg


目前,“基于家庭、回收公司的塑料软包装回收及其末端混合应用示范项目”目前还在进行中,项目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在软包装回收量方面也遇到一定困难。接下来,项目组成员将总结项目经验,进一步宣传塑料软包装的回收活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提高塑料软包装的回收量。回收后的塑料软包装将送往四川大学、安徽国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等单位进行试验和测试,以探寻塑料软包装的再生应用方向,并通过下游的应用指导上游塑料软包装的生产设计,以利于塑料软包装更好的被生产、使用和循环。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