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心目中“更好的草场”
发布日期:2020-12-01
摘要:在这个以人与草原永续共存为导向的草原治理案例中,牧人们不囿于短时或个人的利益而共同商议出有弹性、合理且长效的放牧管理制度,既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转场、配额、共同放牧等决策的发起、制定和执行,都建立在牧人们的血缘、集体认同、互助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信仰与文化基础上。在牧人与他人、家畜、草场结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内生的、自发的力量,能始终积极去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变化。当外部环境改变,不确定性增加时也能尽快调整自身,并努力维持草原生态系统整体的弹性,保护共同的生命之域。
牧人与甘加草原
甘加草原一般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所在的草原,其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域内最低海拔2933m,最高海拔4630m,有着草原、湿地、森林、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许多野生动物都栖息于此,黑颈鹤等候鸟把草原上的湿地作为迁徙的驿站,一些濒危物种如雪豹、马麝也在这里留下过踪迹。
图1-甘加草原远景
甘加草原所属的甘加镇向南与拉卜楞镇相邻,西部与青海省同仁县接壤,北部与青海省循化县接壤,交通便利,与外界往来较多。这里的居民大多从事着游牧生活,主要通过饲养的牦牛和甘加羊等家畜为其提供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求。在具体的草场管理上,当地牧人仍然遵循着较为传统,也是在草场承包的大背景下已较为少见的四季轮牧、共用草场等制度,几百年来一直如此。
图2-放牧
草场的共同治理
甘加草原上的牧人社区是以部落村的形式存在的。当地共有13个部落村,每个村的居民在几十到几百户不等,同村的人大多有亲戚关系,彼此间也都较为熟悉。在日常生活里,部落村的所有居民共同享有该村的草场,也需遵守同一个草场治理的规则,包括统一的转场时间和放牧配额等,同样,这些规则的制定也需由村里开会共同决定。而各村间虽然在划分草场边界等重要事项上会相互联系,但整体上仍处于互不干扰的状态,这些因素让部落村成为了甘加草原上独立且完备的最小放牧单元。与其他牧区相比,甘加草原的草场治理规则仍来源于牧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总结的传统知识,而并非是现代草场承包政策主导所形成的治理模式。
图3-部落村的人们
在甘加草原,对草场的治理主要体现在对放牧的限制上,包括时间、空间、家畜等多方面的限制,转场就是主要的限制方式之一。甘加的牧人们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转场,各季节对应的牧场由各村分别进行管理。两个牧场的距离通常不近,牧人赶着牛羊走过去少则半天,多则两天才能到达。“要给草场休息的空间,冬天不能让牛羊吃的太饱…”考虑到草原的承载力和牲畜不同时节的需求,看似“大费周章”的转场实则是牧人为在草原上长久生存的必要行为。因此,一些村子在搬到夏季牧场后,在夏季牧场内部还会转场好几次。
图4-转场是牧人为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出的季节性迁徙行为,其不断重复、漫长艰辛的流动过程也被人们认为是最能体现牧民游牧生活的活动。
转场过后,牛羊转走的区域便会成为暂时性的禁牧休养区。部落村会每年轮流选几户人家作为监管巡护小组འཁྱིག་བདག('khyig bdag),该小组通常会在禁牧区的边界搭帐篷守候,并在下一次转场前一直驻扎于此,如有牛羊马匹走到了禁牧区吃草,小组成员就会骑马或摩托车前去驱赶,并会对牲畜的主人进行罚款。罚款一部分交到村里,一部分归监管巡护小组所有。尽管只是社区内部不成文的规定,但当地几乎没有人违反。
图5-监管巡护小组的帐篷
此外,牧人还根据不同牧场的情况制定了更为细节化的放牧限制措施,在牧草相对贫瘠的冬季牧场,出于对节约、平衡资源,以及家畜质量、产量的考虑,每个村几乎都有对放牧时间的限制。以仁艾村为例,其第二小队的4户小组订立了早上11:30后才能把家畜放出、下午5:30则必须收回的规定,也设立了相应的巡护小组进行检查。
图6-冬季牧场
配额是另一种对放牧进行限制的措施,社区通过限定放牧家畜的数量,以同时实现社区内部需求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平衡。甘加的每个村几乎都有放牧配额制,多以“羊单位”作为统一的配额单位。家畜的数量超过配额会被罚款,而多出的配额则可以卖给配额不够的人,每户的家长都会在部落村会议上发誓遵守自家的配额数量。如卡加村过去的配额制为每人30个羊单位,一头牦牛折合6个羊单位,一匹马折合8个羊单位,羊单位的交易价格为100元一个。每年12月,村里会对牲畜数量进行一次清点,但凡超过1个羊单位,便处以100元的罚款,而罚款之后依然要对超出的羊单位进行处理,或是把家畜卖给别人,或是花钱从有多余配额的家庭处买配额,在处理好之前,超出配额的家畜是不能进入冬季牧场的。
图7-调研人员在与当地牧民访谈了解配额等各项草场治理制度
在确保配额制度能够顺利实行的基础上,具体的配额标准和交易价格由村里管理小组根据各村的情况,综合牧民的意见进行设立。各村管理小组的组成有所不同,既有和卡加村一样全部由村委会成员组成的管理小组,也有像作海村这样相较村委会更为信任年长者的管理小组,还有出于公平起见由四位穷人和四位富人组成的西科村管理小组。但每个村的管理小组成员都是由社区内部推选出来,也是较受大多数牧人尊敬和认可的人。
图8-在具体配额数目的制定上,牧人们并非对家畜数量与草场面积等进行量化计算,而是按照经验估计,返青时草的长势、泥土的颜色等都会纳入考量
然而,再好的规则没有人遵守也是无用,甘加草场治理制度能一直延续至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部落村形式下社区内部的紧密关系。虽然部落村在今天已经不再承担行政上的功能,但它又是一个通过血缘、地缘等多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明确群体,无论是煨桑、放宝瓶这样的宗教活动、还是与生计直接相关的剪羊毛搭帐篷等活动,都会以部落村这个群体为单元来组织。对牧人们来说,这些生活所必需的活动也必须要在成员相互照应的群体内部才能完成,离开了群体的牧人很难独立生存于草原上。
图9-一同煨桑
而草场治理规则的遵守与否就关系到牧民能否顺利参与部落村的各项群体活动,以西科村的配额规则为例,在问及牧民们不交超额罚款的后果时,牧民表示首先应询问其目的,如果没有村里认可的合理目的(如想分草场出去)还不听从劝说的话,扰乱规则的人就可能会被从部落中除名,在各种群体活动中都不被欢迎,无法融入部落村中,这对依赖于群体的甘加牧人来说,是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很少有人会去扰乱草场治理的规则。
图10-部落村远景
而在所有部落村统一规定的强制性限制之外,牧人们自己在如何放牧上也有着许多自主遵循的规则。例如,放牧时即使家里只有一个男人,也会不辞辛苦地把牛群和羊群按照身体状况进行分群,分别放到不同的地方。牛羊的饲料也不尽相同,以补饲为例,一般冬天雪下至3cm时,牧人就会对家畜进行补饲,饲料主要来自割杂草、自己种植燕麦、购买好的饲草和玉米,但牧人喂羊一般只用玉米,喂病牛、小牛等则会把干草、玉米粉、糌粑等用开水煮成糊状冷却后再喂。
图11-用玉米喂家畜的牧人
图12-分羊群放牧。将牛羊根据身体状况分群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生产目的下,种类和身体强弱不同的家畜需要的草料不同(牧民放牧时在中午、下午也会给牛羊带去不同饲料),比如对第一次产羊羔的母羊分群补饲是让它们更好地产仔(一年两胎),对公羊分群是让它们能更好地交配,对身体最弱的羊来说则是让它们能生存下来。
“更好的草场”
牧人们的草场治理规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常常需要在变化中进行调整。随着草场承包到户、网围栏建设等政策在整个牧区的普及,甘加草原上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共用草场这一最基本的制度。过去,甘加13个部落村每个村子内的草场基本是维持共用的,部落村之间的草场边界多是随村子的势力强弱而不断变化,并没有用作边界的围栏。有时限于政策规定不得不新建一个网围栏,但牧民们很少会花心力维护,两三年后围栏可能就会破败甚至被拆除。共用草场意味着“更好的草场”,这样的感知来源于牧人直观的观察和实践。
图13-共用一片草场的几家牧户
以作海村为例,2002年时有规定要求当地牧民在冬季牧场使用政府提供的网围栏,按照七八户为一个单元将草场分开。牧民虽然建立了围栏,但还是在围栏的一些区域留下了开口以便牲畜通过,对他们来说,建围栏更多是迫于政策要求,私下里还是觉得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共用。而在分草场期间,牧民也的确发现了网围栏带来的麻烦——尽管有开口,但转场时或是到有水源的草场饮水时牛羊仍会在网围栏处被堵住;分隔后变小的草场导致家畜在某一块草场的啃食和踩踏都更为密集,被踩松的土也容易被风吹走而使脆弱的草根暴露在外,有的区域甚至留下了两三年都无法恢复的草地…牧民们以此为戒,又恢复了共用草场的制度,对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牧人们来说,这是他们依据草原的变化必须做出的选择。
然而,在市场经济观念和政府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以转场、配额、共用为代表的传统草场治理模式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大,牧人与牧人、与家畜、与草原之间的关系也随之改变。
图14-网围栏近景
近些年,逐渐有牧民不再放牧或是离开草原,将自己的草场卖/租出去成为了无畜户,分草场的声音在甘加草原也多了起来。仁艾村是甘加镇商人最多、最富有的村,经商和靠低保生活的无畜户有50户,约占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多,口才和经济能力都较强,擅于和决策层沟通并搞好关系,是草场分化的主要推动者,在争论中相比其他老实本分的牧民也更有力量。面对双方频繁的争论,村委会出于维护村内关系和谐的考虑不希望其继续下去。因此,尽管牧民们普遍认为分草场对放牧不好,尽管老人曾表示分草场与痛苦相连,在2017年冬天时,仁艾村还是将全村的共用草场分到4个小队,小队内再由牧民按照亲疏程度自由分组。而当小组内部因分草场后配额管理、草场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产生矛盾时,有些牧民们就选择干脆将草场分到户。目前,仁艾村的草场边界都已围上了围栏,这些围栏有一部分是政府出资提供的,但后期大部分围栏的建立与维护仍靠当地牧人自掏腰包完成。
图15-被网围栏划分的草场远景
草场划分中,无畜户常常是获利最多的一方,但在牧人出于利益诉求而对原本的草场治理规则造成扰乱后,他们与部落村之间的关系也被一并扰乱了。在贡玛部落村,曾有几户放弃牧业去外面做生意的无畜户,离开村里后没有参加过集体活动,也没有缴纳过集体活动所需的酥油、蕨麻等物资,当时部落并没有向他们主动追索,但在他们因政府的旅游开发政策而想要回到草原并划地修建房屋时,却遭到了部落村的强烈反对,理由是他们已不属于སྐྱིད་སྡུག(skyid sdug)(同甘共苦的人)。这几户先后找了活佛、镇上和县上的领导调和,都没有积极的结果,最后才与部落村达成协议,补缴罚款后再划地修建房屋,重新回到了草原。
图16-院子里的草垛与牛粪
牧人选择的改变或许可以在部落村内部通过原有规则本身的弹性来解决,但如何应对更大尺度上草原环境的变化却让牧人们觉得更加困难——草场治理规则依赖于牧人对草原的观察,但草原却变得越来越快了。牧人们普遍认为,近些年来草场在快速退化。在当地环保团队一名成员的回忆里,“小时候的草可以长到半人高,小孩子可以在上面玩摔跤,怎么摔都不会疼。草原上有很多野花和动物,能让孩子们游泳的小溪也有很多。”
图17-已经变浅的小溪
草场退化让过去丰饶的草原消失了,但不起眼的鼠兔却兴旺了起来。“鼠害”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其被认为与草原的退化密切相关。当地政府曾要以投毒的方式根除“鼠害”,并将毒杀鼠兔的毒药发给了牧民们,要其在鼠兔较多的地区投放。有的牧人觉得投毒太过残忍,就偷偷把一些毒药藏了起来。“开始,投毒的土地上鼠兔的确减少了,但过不多久它们就回来了,反而是未投毒的土地上…过去,鼠兔不是影响放牧的问题,有很多动物会去吃它们,藏语名字意思是'等待鼠兔的鸟'的大鵟就是一种,但现在,吃了被毒死的鼠兔后大鵟等动物却会受伤害…有的去年还没有鼠兔的草场,今年已经有很多鼠兔了。”
图18-猛禽保护挂历发放,当地牧人正在看大鵟等草原猛禽保护的宣传挂历,在这之前,他们并没有太多关注过这些猛禽的生存状况
生命共同体
在牧人看来,“草场退化有一半的原因在于气候,那是人无法改变的,另一半的原因在放牧上,这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从转场、配额到共用草场,牧人们在草原的生活中努力适应草原,并发展出了因地制宜的草场治理方式。或许不同于人对环境造成干扰/影响的普遍看法,甘加草原的牧人早已通过长年遵循的游牧生活传统与草原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共存的前提下做出共同的选择,让这片生命之域得以在变化中延续。虽然在这个未来愈发难以预料的人类世里,没人知道世代沿袭下来的草场治理模式能否有足够的韧性来应对内外部的挑战,还能在甘加草原存在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牧人仍会继续努力,在他们力所能及的另一半里。
图19-牧人、家畜和草原
作者:胡珺涵、戴胡萱、李黎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善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