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围山社区保护地建设项目
发布日期:2013-10-14
CPR/SGP/OP5/Y3/STAR/BD/13/01
云南省大围山社区保护地建设项目
屏边自然保护协会
35,000美元
基线信息:
本项目的项目点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的三个村寨,即马龙底、鲁底马和长坡。这三个村寨在行政上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新现乡,屏边苗族自治县是全国592个、云南省7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这三个村寨均为典型的民族山区贫困村,其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年,当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主要民族为彝族和苗族。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主要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边苗族自治县和河口县,总面积为439平方公里。大围山是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北部湾中心的核心部分,拥有异常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大围山拥有中国唯一的有云南龙脑香为标志的热带湿润雨林,此外其垂直带上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也均为特殊的森林植被类型。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本项目将通过为社区开发可持续生计和替代能源;提高村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建立有效的社区保护机制。
存在的问题: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日益严重的人为干扰,在屏边县1.45万公顷的保护区范围内,就分布着12个村寨约1200人,其中有3个村寨约400人生活在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内。虽然这些社区具有一定的保护意识和传统,但人口的增长和社区的发展对保护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1. 收集薪柴,是威胁当地森林的主要因素。社区平均每户每年消耗薪柴5,000-6,000公斤,主要用于做饭、火塘取暖和煮猪食;
2. 尚未建立沼气池和利用沼气。实行项目的三个村寨都还没有建立沼气池;
3. 社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4. 缺乏社区共管和社区巡护。
解决方案/计划的活动:
1. 开展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价值和保护培训,养蜂技术培训,沼气池管理和沼气利用培训;社区保护地(ICCA)注册培训;
2. 成立养蜂协会,将传统养蜂转变为有机蜂蜜并完成有机认证;
3. 在三个村寨各建立一个村级集中式沼气池;
4. 成立村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实施社区保护行动计划(村规民约);
5. 完成社区保护地(ICCA)的注册;
6. 编制“有机蜂蜜生产和认证指南”、“村级集中式沼气池建设和管理指南”、“社区保护地(ICCA)注册指南”,通过多渠道分享项目成果、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
预期成果及直接的项目产出:
1. 250人参加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生计(生物多样性产品)和社区保护地培训。其中160人为女性;
2. 至少50户(200名彝族/苗族原住民)参与有机蜂蜜生产,每户年收入提高600元;
3. 1,868公顷的社区森林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近1000公顷保护区森林得到保护,每年减少56.25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4. 1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23种二级保护植物的保护状况得到改善;
5. 在这三个社区及其生产性土地中主流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册1个社区保护地;
6. 政策影响: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实施(三个项目村);社区与保护区协调共管机制建立(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