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新型竹楼民居研究与示范
发布日期:2010-03-14
项目编号:CPR/SGP/OP4/Y3/RAF/2010/12
实施机构: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
受赠金额:45,521美元
实施周期:2010.3~2011.4
重点领域:减缓气候变化
基线信息:
项目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内,是中国热带竹类资源最丰富的产区。目标人群为28户共126为哈尼族农民。项目点居民以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有耕地370亩,林地50亩,古茶树2,500亩,近年来开展了户外探险旅游、采茶制茶等活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
存在的问题:
竹楼民居是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传统竹楼存在很多缺点:一是不防火;二是容易霉变、虫蛀,不耐久;三是结构不安全。所以,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竹楼逐渐被木楼取代。近年来,能耗高、破坏环境的建筑材料(钢筋、水泥、实心粘土砖等)被普遍应用,致使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和传统风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解决方案/计划的活动:
1. 新型原竹结构技术开发研究;
2. 新型原竹轻质保温隔热墙体构造技术开发;
3. 新型爱尼竹楼示范建筑设计;
4. 减缓气候变化知识、绿色建筑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以及新型竹建筑知识培训、宣传;
5. 新型原竹建筑施工技术培训与爱尼新竹楼施工;
6. 新型原竹结构技术宣传。
预期成果及直接的项目产出:
1. 完成2套新型竹楼设计图纸,编绘构造图集1本;
2. 编绘《气候变化与绿色建筑知识宣传手册》和《新型爱尼竹楼示范建筑宣传册》各一本;
3. 通过培训,300人具有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的知识;
4. 70名农村建设工匠,30名当地基层建设管理及技术人员具备新型竹楼的建筑技能;
5. 在项目点建成一座新型竹楼,与传统木构民居相比,其建造所需木材节约60%;与砖混结构民居相比,水泥和钢筋用量节约50%;墙体和屋面传热系数降低约40%,提高建筑隔热能力;建筑废弃时,不可降解的固体垃圾量减少80%以上;一个竹楼(150m2)平均减排CO2约10吨;
6. 新型竹楼的技术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