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社区参与式城镇生物多样性修复及保育示范项目
发布日期:2021-10-08
基线信息:
项目实施所在地——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街道城北社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地形地貌受川东南弧形构造带的华蓥山帚状褶皱地质构造控制,地势高差起伏较大,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多伏旱、秋迟多绵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风力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冰雪极少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降水量1105.4毫米。虽然当地北碚区分布动植物种类丰富,但北温泉镇城北社区范围内分布的动植物种类十分有限,生物多样性明显偏低,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极为严重,生态服务功能显著下降。城北社区办公地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金华路369号3幢附1号, 辖区内有社会单位11个,包括北温泉街道办、中医院、职教中心、森林防护站、燃气公司、缙云山风景管理处等,有北温泉九号餐饮一条街、绅士皇朝等796家商贸企业。该社区现有1.8公顷的绿地系统及0.5公顷的废弃地各1个,多年来均缺乏有效管理,人为活动十分频繁,干扰较为突出,生物多样性降低趋势明显,生态退化十分严重,亟需开展生态修复和保育工作。与此同时,位于该社区内的马鞍溪湿地,各种垃圾和堆物较多,经常堵塞河道,致使水流不畅,水质污染较重,岸边生境质量低下,外来入侵物种较多,急需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育工作。
存在的问题:
城镇自然生态系统是城镇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健康的城镇自然生态系统应当具备完整的组成结构和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可持续的生态弹性。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的过快增长,加之长期以来城镇土地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城镇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和污染,使得城镇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重庆市北碚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脆弱区,属于典型的山地型高密度人口聚居区,城市建设规模庞大,人为活动干扰十分严重,几乎每年都发生大量水土流失以及洪涝灾害,是城镇自然生态系统受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由于该区地形地貌受川东南弧形构造带的华蓥山帚状褶皱地质构造控制,一般海拔175~1316米,特殊的山地地形地貌起伏落差较大,北碚区城镇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当地城镇居民生物多样性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城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意识不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较弱。目前,项目区的城镇自然生态系统面积不断缩小,景观破碎化明显,生态连通性差,生境丧失较为严重,对当地城镇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城镇部分边坡也因缺少植被的防护导致其滑坡失稳,降低城镇绿容率,系统生产力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项目区城镇自然生态系统景观功能退化,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流受阻,当地社区居民生存环境质量受到影响,生活舒适度下降。项目区的生物多样性在确保当地城镇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流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开展长江经济带城镇生物多样性社区参与式综合保育能力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十分重要。
解决方案/计划的活动:
加强城镇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监测和评价。充分掌握城镇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及时监测和评价其动态变化情况,包括主要生物资源的物种组成、动植物多样性指数、食物链完整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时空动态,评估项目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进规律,运用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和乡土植物,遵从“生态位”原则和景观生态修复方法,在典型生态脆弱地带进行生境修复,构建动植物栖息地。主要措施包括混交植被群落构建、补植补栽、绿容率提升、生境修复、生态廊道联接等,降低生境破碎化程度,加速退化生境的生态功能与完整性恢复。
(2)采用生物多样性综合保育与综合管理方法,有效减缓城镇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胁迫与退化威胁,提高城镇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对退化城镇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与景观综合管理,改善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确保生态服务流的可持续性,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3)采用林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配置体系,发展创新型城镇生态景观方案,提升草坪与纯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形成具有较高景观异质性的多样性布局,切实增加生物多样性。
(4)运用参与式原理和方法,加强社区参与,强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城镇社区居民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保育的意识和技能,使城镇生物多样性得到可持续性保护。社区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将贯穿到整个项目活动之中。社区组织(包括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志愿者组织、观鸟协会等)不仅会参加项目培训和研讨会,同时还将积极参与2.3公顷社区小微公园绿地的修复、社区马鞍溪湿地保育及社区生境微花园的改造。
预期成果及直接的项目产出:
通过恢复城镇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构建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社区小型公园绿地系统,使城镇退化生境得到有效修复,城镇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得到加强,动植物生境显著改善,项目实施区域内生物多样性降低趋势得到有效扼制和扭转;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适应性恢复和管理,项目区内的绿地生态系统结构得到优化,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改善;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城镇湿地系统,湿地系统生境条件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推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建设社区生境微花园,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社区,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物栖息地生境条件,进而提高项目区生物多样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城镇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管理,对城镇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意识显著增强,对城镇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管理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并有效带动周边社区积极参与城镇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