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保护社会组织网络和能力建设
发布日期:2022-11-01
基线信息: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在众多公益领域中,海洋保护领域仍然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其获得的公益投入相比其他领域依然缺乏。同时,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衰退、海洋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不仅正日益威胁着人们每天的生活和基本的粮食安全,更影响着依赖海洋为生的渔民的生计。虽然近年来,成长中的中国公益行业已有越来越多的本土组织聚焦海洋保护,但这类公益组织因空间布局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对有限资源竞争激烈,导致相互交流和协同行动非常困难,且从业人员往往缺少海洋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海洋公益效能亟待提高。
为了增进全国范围内关注海洋的公益组织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认识,加强其信息共享、交流协作、能力建设,同时,为了提升社会各界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资源与公益组织对接,联合多元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海洋在经济、环境与社会三个维度上的和谐共同发展,多家国内致力于海洋保护领域的公益机构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分别举办了三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成功建立了国内海洋保护领域的公益机构的网络,为这些机构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此项目计划在之前基础上,延续两年一度的“中国海洋公益论坛”的举办(原计划在2021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因为疫情推迟),并为国内海洋保护领域的公益机构展开其他形式的网络建设和能力建设。
主要问题:
在多家国内致力于海洋保护领域的公益机构的努力下,前三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成功举办,我国海洋公益事业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议题获得了很多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民间机构、慈善基金会和企业开始了解国内海洋保护领域公益机构所开展的工作,获得了更多的筹资和传播机会。尽管如此,关心海洋保护和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群体仍属小众,在当今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上升为重要国际议题的背景下,我们急需提升中国社会民众对海洋的关注,动员更多媒体力量、社会资源支持海洋环境问题的改善。
同时,中国本土海洋保护领域的公益机构大多数创立时间不长,一些机构的专家网络资源也很有限,难以有和国内外专家同行相互交流的机会,因此,中国本土海洋保护领域的公益机构需要更多地接受国内外专家的能力建设,以帮助机构精进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于海洋资源的相关项目和工作。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能力提升,对中国海洋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并且,我们在过往的工作和经验中发现,在中国公益海洋保护的领域中,女性从业人员、相关专家、志愿者占据大部分,机构希望通过此项目增强女性在国内海洋生态保护中的领导力,并赋能参与国内海洋保护项目的众多女性公益人士。
解决方案/计划的活动:
为了提升国内海洋保护领域的公益组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加强中国社会民众对海洋问题的关注,动员更多媒体力量、社会资源支持海洋环境问题的改善,并同时增强女性在国内海洋生态保护中的领导力,更多地赋能在中国本土海洋保护机构工作的女性公益人士,机构希望在项目期间开展以下关于中国海洋保护社会组织的网络建设以及能力建设的活动:
1. 交流网络建设
机构作为“第四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的轮值主席,将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在项目期间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举办“第四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以展示国内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为热心海洋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构建一个相互了解、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加强国内外海洋公益机构和资深人士的网络建设,促进各方广泛、深入参与我国海洋环境问题治理的行动路径的探讨。机构将在项目期间承接公益论坛的传播事务并运营多个公益论坛的自媒体平台。机构将继续编写、并在公益论坛的公众号(海洋公益论坛)发布每两月一期的海洋公益快讯,传播多个参与公益论坛的中国本土海洋保护组织的项目动态以及国内外重要相关新闻和政策,维护国内海洋保护公益组织相互了解和学习知识的平台,也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国内海洋公益事业的进展。
2.专业能力建设
鉴于目前海洋生态状况的衰退和海洋面临一些严重的威胁,以及相关公益从业人员(多数为女性)在专业知识与经验方面有待提升,机构计划在项目期限内,与一些国内专业的生态保护机构合作,通过借助合作机构的培训平台和国内外的专家网络资源,以组织开展线上或者线下网络研讨会的形式,为中国本土海洋保护公益组织提供6场针对多个海洋议题的能力建设活动。
机构开展能力建设活动的合作方以及相关议题包括:
a. 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合作,借助合作方的网络资源,开展以海草床生态修复和可持续海鲜消费倡导为主题的线上或者线下网络研讨会2场;
b.与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合作,借助质兰夜校这一专业的能力建设的网络平台,开展以生计渔业社区保护地和减少濒危海洋动物的渔业兼捕为主题的线上网络研讨会2场;
c. 与海洋行动之友合作,借助合作方的网络资源,邀请合作方的专家成员,开展以公益组织如何与企业携手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线上网络研讨会1场,以及其他海洋相关议题的线上网络研讨会1场。
预期成果:
机构通过开展针对中国本土海洋保护社会组织的网络建设以及能力建设的活动,具体预期成果如下:
1.项目的网络建设部分中,通过结合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在项目期间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举办“第四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以及项目期间承接公益论坛的传播工作,维护多个社交媒体,发布相关的传播内容,加强了社会各界对海洋关注,通过信息和知识的分享与共同讨论,深化了国外各个海洋保护公益组织对中国海洋公益所应对的问题及已经或未来应该采取的行动的认知,提升了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凝聚了国内海洋保护公益组织的行业共识,有序引导了基于科学、高效、有影响力的跨界协同行动。同时,项目期待执行此项目中的女性在领导力和专业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各个公益机构的项目的传播获得了更多的渠道,吸引了各界人士关注海洋保护并助力中国本土海洋保护公益机构的筹资机会,吸引了更多国内热心公益的女性参与中国海洋保护公益事业。
2. 项目的能力建设部分中,通过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合作,借助合作方的网络资源,开展以海草床生态修复和可持续海鲜消费倡导为主题的线上或者线下网络研讨会2场;与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合作,借助质兰夜校这一专业的能力建设的网络平台,开展以生计渔业社区保护地和减少濒危海洋动物的渔业兼捕为主题的线上网络研讨会2场;与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合作,借助合作方的网络资源,邀请合作方的专家成员,开展以公益组织如何与企业携手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线上网络研讨会1场,以及其他海洋相关议题的线上网络研讨会1场,中国本土海洋保护公益组织的从业人员(多数为女性)关于上述海洋保护相关议题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提升,获得了更多的与国内外专家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