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境的原住民联盟——合力守护“婆罗洲之心”
发布日期:2020-11-16
在这个东南亚热带岛屿上,原住民不仅依靠传统文化和习惯法,可持续地管理着自己的保护地。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还建立了一个跨越国界的社区间联盟,通过联盟来集体发声,与外部的强者沟通对话,维护自身的权利,并推动社区不断提升自我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社区在国家公园建立之初,就推动国家公园将自己的保护地纳入规划,自身也积极参与国家公园的管理。之后又通过联盟,积极与政府部门对话和合作,推动原住民社区参与到跨国的森林保护倡议中,在面对跨境生态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时,走了一条民间交流和保护的新模式。在外部巨大的、不可持续的开发压力之下,联盟不仅只是在努力保护森林和农业多样性,更是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支持社区保护地在生计、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Sungai Utik地区的原住民因保护9504公顷的社区保护地获得UNDP赤道奖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加里曼丹岛,也称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屿,陆域面积虽只占全球的1%,生物多样性却极为丰富,野生动植物的种类约为全球的6%。这里不仅是13种灵长类动物、350多种鸟类、150多种两爬以及15000多种植物的家园,也是许多新物种的发现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平均每个月都有3个被科学命名的新物种。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岛上的植物有三分之一都是这里绝无仅有的。
图1:婆罗洲高地的热带雨林
摘自www.raleighinternational.org
20世纪70年代早期,这里近四分之三的土地都被森林覆盖,森林面积达到55.8万km2。但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伐木、火灾、清除天然林种植油棕榈或人工林已使婆罗洲的低地森林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其中包括令人瞩目的大象、犀牛和红毛猩猩(Pongo pygmaeus)。
被英国和荷兰殖民的历史,使如今的婆罗洲分属于印尼、马来和文莱三个国家。虽然这些国家都颁布了森林保护法,但腐败和执法不力,导致森林砍伐仍在继续。随着比较容易到达的低地天然林逐渐退化、消失,伐木公司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了婆罗洲偏远的高地原始森林。
婆罗洲的高地有着最大片、最完整的、未被砍伐的原始森林,只有一些沟谷地带被原住民传统耕作。这些高地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特别是土壤灰化、土地贫瘠但却拥有许多珍稀物种的高地石南林。这片高地还拥有许多濒危、特有物种,如稀有的兰花和猪笼草、极度濒危的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当地特有且濒危的长鼻猴(Nasalis larvatus)和灰长臂猿(Hylobates muelleri)、极具魅力又濒危的马来犀鸟(BucerosRhinoceros)和霍氏缟灵猫(Diplogale hosei)等。
高地的森林还为本岛居民提供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固碳、气候调节及流域保护等。岛屿东北部低地的诸多河流,如马来西亚的巴兰河、特鲁桑河、帕达斯河和印尼的明塔朗河都发源于此。一旦高地森林遭到砍伐或破坏,生态的恢复将十分困难和缓慢,当地居民的饮水及食物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原住民联盟的兴起
海拔700-1500m的高地森林主要位于印尼的加里曼丹省北部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沙巴州的交界处,这里有70多个原住民村庄,他们同根同源,拥有共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遗产,一起守护着原始森林和他们与其他野生动植物共有的家园。
上世纪90年代末,马来西亚和印尼分别在沙捞越建立了近600 km2的Pulong Tau国家公园,在北加里曼丹省建立了13,605 km2的Kayan Mentarang国家公园。为了维护自己的社区对土地、森林、水等自然资源的权利,保障农业耕作、灌溉用水、粮食安全,确保国家公园的划界、分区与管理能充分尊重原住民的权利,这里的原住民社区开始绘制文化遗址和传统领地图。这些地图明确了河流及其支流、历史遗址、墓地、巨石、盐泉、生态旅游步道和历史定居点,使得原住民社区可以划分森林、农业耕作区、定居点和保护地,并使之成为国家公园规划的组成部分,原住民也因此参与到国家公园的管理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两国政府代表和高地原住民的长老们,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巴克拉兰举办了高地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与会者就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森林砍伐对脆弱的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走一条内生式、公平公正且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前沙捞越部长、国会议员Datuk Dr Judson Sakai Tagal博士提出了建立原住民社区联盟的想法,希望高地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并保护其自然和原住民的文化传统。
受此启发,原住民各村落的长老们于2004年10月成立了惠及两国约2.5万原住民的“婆罗洲高地原住民联盟”(英文简称FORMADAT,以下简称联盟)。用联盟负责人、传统社区领袖Lewi G Paru的话来说:“2004年建立的联盟,是一个在我们自己后院建立的论坛,服务所有高地原住民。这是个很好的论坛:它用同一个思想、一个征程,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来看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权利。这片被我们自己称为Patar dita’ Borneo的地方是我们Lundayeh、Kelabit、 Lun Bawang和Sa' ben人的唯一家园。以前,我们各行其是,现在则由一个联盟让我们齐心协力守护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经济利益。”
联盟旨在将自然保育和可持续发展整合在一起,通过保护该地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为当地原住民社区谋福利。在宣言里,联盟提出:“我们,共有一个遗产、共享一片土地的婆罗洲之心的高地原住民——Lundayeh,Kelabit,LunBawang 和Sa 'ban人,一起组成联盟FORMADAT,以提高对高地社区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当地人的能力,推动婆罗洲之心的可持续发展。”
参与“婆罗洲之心”的保护
如果你看过Cornelia Volk导演的纪录片《婆罗洲之心》(Heart of Borneo)就会知道,这个由公益组织发起的“婆罗洲之心”倡议,旨在推动各方建立跨国界的自然保护网,共同保护婆罗洲残存的原始森林,防止这颗绿色心脏最终走向衰落。
2007年1月,文莱、印尼和马来西亚三国首脑在东盟东部成长区高峰会上,正式签署了旨在保护“婆罗洲之心”的历史性协议,联合保护并可持续管理婆罗洲残存的22万公顷森林和流域。通过这项计划,这里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将得以保护。然而,高地原住民的代表当时并没有坐在三边倡议的官方谈判桌上。因此,联盟之后做了大量工作来推动原住民社区能参与此计划并保障其权利。
图2:红框内就是"婆罗洲之心"'
2014年,原住民长老们和社区的代表聚集在一起为原住民发声,起草了一份声明,递交给三国政府,希望它们认可原住民在自然保护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让原住民参与“婆罗洲之心”的倡议,使原住民的声音可以被听到、他们关心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同年,印尼政府在“婆罗洲之心”倡议的会议上肯定了联盟的工作,并指出该联盟创建了一种民间社会交流的新模式。原住民的声音、诉求以及在自然保护中的作用,在三国政府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中逐渐得到承认。
经过努力,2015年以后联盟在婆罗洲三方倡议中已占据一席之地。现在,每次三方会议的正式议程里都有加强“婆罗洲之心”各社区的联系以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的内容,联盟代表也总会被邀请参与会议。联盟保证将传统有机农业和社区生态旅游作为该地区的发展战略。联盟目前正在建立一个“婆罗洲之心”的社区领袖网络,以增加原住民社区在“婆罗洲之心”倡议中所占的席位,提升其参与度和话语权。
2016年,原住民社区对外正式宣布其所居住的婆罗洲高地为其有机和传统农业地区,即他们的社区保护地,并开始争取政府的正式认可。
社区保护地的自我认同与强化
联盟的建立使得原住民的社区保护地,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各项治理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原住民社区现在能秉持着同样的理念,更好的合力守护他们的土地、水源、河岸、社区森林、历史遗迹,保护其文化、语言和传统习俗。设在印尼巴兰卡拉亚的联盟秘书处,每年至少召集来自各国的原住民社区代表组织一次活动。联盟鼓励原住民保护自然和文化,确保原住民充分参与管理与治理,发展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并在高地建立公平的贸易网络。
婆罗洲的高地原住民几百年来都以种植水稻、高粱、小米、菠萝和其他水果为生,而周边的森林则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各种药用植物、香料、树脂,还有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材料。几个世纪里,这里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都保障着社区的食物安全、恢复力和适应性,还减缓着如今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婆罗洲大部分地区发展出的传统的刀耕火种方式不同,高地的原住民发展出了利用灌溉技术和水牛,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地,用同一片田地持续种植水稻的独特方式:每个家庭种植1-5公顷的稻田,每年1-3月水稻收割完后,村民们就放水牛进入稻田, 让它们踩踏土地,吃掉秸秆,并给土壤施肥,直到6、7月份开始下一季水稻的种植。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土壤保持肥力,还减少了犁田和清除杂草的劳动力投入。人们用清澈的山泉水灌溉稻田,不使用杀虫剂、除草剂或化肥,整个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水、地形等环境条件且对自然是友好的。
图3:稻田里的水牛,版权©FORMADAT联盟
高地原住民种植有40多个水稻品种和3种不同的高粱和小米,其中最著名的是阿丹米,有黑色、红色和白色品种。这种米因其颗粒小、质地优良、矿物质含量高(黑色品种)而远近闻名。几年前黑阿丹米几近消失,联盟鼓励原住民坚持传统有机方式重新种植黑米,培训农民并推广有机认证。2015年,农民们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共销售了约600公斤黑阿丹米。在雅加达,这种大米的售价高达每公斤3.75美元,是普通白米价格的三倍多。
除了谷物,这里的原住民已经驯化和培育了40多种当地水果,现在这些水果都种植在花园中或森林的边缘。许多水果品种只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小气候,有其独特的颜色、味道、大小和质地。此外,这里还有几口盐井,可以生产用于烹饪和贸易的“山盐”。原住民社区将含盐的山泉水加热蒸发后制成的盐放入竹筒内用火烘干,可以储存几年时间,成为婆罗洲高地的另一种特产。
图4:黑阿丹米和山盐
在联盟成立之前,原住民只能在本地销售产品,联盟成立后,帮助原住民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市场,提高了传统农作物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推动黑阿丹米和山盐列入国际濒危传统食品目录,让白阿丹米和黑阿丹米获得了印尼政府颁发的地理标志证书。2015年,联盟发起了首届热带森林水果节,让人们关注当地的环境和农业生物多样性。此活动吸引了1000多名游客,并促成了苗圃的建立以培育当地特有的水果品种。
如今,宽阔的山谷里,清澈甘甜的山涧水沿着竹管或土渠流淌,传统种植的稻田、竹林和果树错落有致,周围的山坡平缓起伏、森林密布,这种的农业和自然景观,因人们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丰富多样的农作物而更添姿色,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徒步旅行和生态旅游。
图5:婆罗洲高地的生命之域(社区保护地)的农田和森林景观。拍摄者:CristinaEghenter
为了让生态旅游的发展能真正惠益高地原住民,为当地旅游从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并让社区能通过出售食物和手工艺品创造额外收入,十多年来,联盟一直在为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而行动。联盟监督了步道的建设;与旅游机构合作开展生态旅游;联络海关总署与国防安全及入境事务处,促进跨境生态旅游;与印尼地方当局和安全部队合作,确保游客能从马来西亚徒步进入印尼的婆罗洲高地然后再安全返回;鼓励边境两侧建立互联网中心,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完善全球通信连接。这些中心让两国的原住民可以更便捷地相互交流,可以与外界联系,也让生态旅游更便利,并为应对事故或医疗紧急情况提供应急服务。
此外,联盟还努力传承原住民的语言、文化传统和当地艺术:2011年在高地建立了一所田野学校,出版《克拉比特和仑巴旺绘图史》,里面包括了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确定了重要的社会和生态地标,还绘制了区域地图。目前,联盟正在策划一本记录传统水稻种植技术的出版物。
保护的成效与挑战
尽管多方持续在努力,社区保护地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印尼境内,大部分高地森林已被划入Kayan Mentarang国家公园,这里的社区只能乘坐小型飞机进入。但在马来西亚,崎岖不平的伐木道路连接着高地的社区和沿海低地,森林砍伐仍在威胁水源和生态旅游。例如,沙捞越Bario村南部的伐木活动已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景观,使曾经流行的Bario环形步道不再适合旅游。边境线马来一侧的伐木道路也使该地区涌入新移民并使得高地森林面临更大的干扰压力,这反过来也增加了偷猎和沉香(香水贸易用)的非法采集。
此外,文化认同也在遭遇危机。例如,Kelabit的语言没有文字,一些年轻人也已不讲Kelabit语。一位长老说:“像我这样的人,害怕我们的文化和种族最终会因为同化而灭绝。“语言的消失,对与可持续土地管理相关的传统知识体系构成了特别严重的威胁。以强烈的保护价值为基础,规范自然资源和土地使用的习惯法仍然在实行,但随着外界针对婆罗洲高地的开发计划日益增多,也有被淘汰的风险。
联盟自身也面临许多问题,虽然其生态旅游和农产品销售已能产生小额的利润,但其中一部分已被重新投入社区或用于自身的运转,现有的大部分项目还都依赖外部资金和技术。联盟要可持续发展下去,更大的挑战还在保护当地森林,将生态旅游等的收益公平分配给整个社区,防止青年人的流失,最终让社区能以生态、社会和文化可持续的方式发展下去。
2019年,婆罗洲高地的Sungai Utik原住民因努力保护了9504公顷的社区保护地免遭非法砍伐、棕榈油种植和企业利益的破坏,而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赤道奖。作为当地森林的传统守护者,住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的Dayak Iban人一直在可持续的管理着这片土地,其中6000公顷是社区保护的森林,另外3504公顷则以传统的方式轮流耕种。UNDP在颁奖词中说到:“这种传统的管理制度为当地人提供了食物、药品和清洁的水。Dayak Iban人珍视自然和文化的完整性,而不是卖掉土地以换取短期利益,这证明了原住民为减缓气候变化和人类福祉可持续管理的力量。”此前,2015年,联盟就已获得赤道奖,评选委员会认为这个地区的人们不仅团结起来共同行动,还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主编:张颖溢
编译: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