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老寨村和青海措池村两种典型生态系统社区保护地可持续建设项目
发布日期:2013-10-14
CPR/SGP/OP5/Y3/STAR/BD/13/02
贵州老寨村和青海措池村两种典型生态系统社区保护地可持续建设项目
贵州省人类学学会
50,000美元
基线信息:
该项目拟在两个村建立社区保护地,一个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哨乡老寨村,另一个是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曲玛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分别代表了中亚热带森林和高寒草甸两种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老寨村森林资源丰富,有国内目前已知最大的一片鹅掌楸为优势种的天然林。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 Sarg.)是我国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老寨村民的侗族传统文化中,对于树木这种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在村民的观念中,村寨周围太空旷的地方和凹处都要种“风景树”。“风景树”可以防风,每年一些村民还会去祭拜以求树的保佑。
措池村为高寒草原为主的生态系统,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之一的“索加-楚玛尔河野生动物核心分区”的腹心地带,村境内野生动物不仅是青藏高原地方特有种,而且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被誉为“野生动物天堂”。措池村境内有13座神山和措阿冬圣湖,为藏羚羊、野牦牛、藏羱羚、雪豹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物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神山圣湖是当地社区基于藏传佛教自发开展保护活动的保护地,是中国西部典型的社区保护地类型。
存在的问题:
1. 村民的自发保护没有得到我国官方保护地管理系统的认可,因此限制了政府环保力量与社区的联系;
2. 社区保护地建设的实践缺乏理论与方向性指导,应用性研究滞后,尤其是关于保护机制长效性的研究;
3. 社区保护地间缺乏交流和学习。
解决方案/计划的活动:
1. 对老寨村和措池村这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社区保护地进行评估;
2. 制定并实施《老寨村鹅掌楸社区保护地保护规划》;
3. 制定并实施《措池村神山圣湖可持续管理规划》;
4. 在老寨村开展“参与式保护鹅掌楸长效机制的建立”培训,在措池村开展“神山圣湖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估”培训;5. 试点经济(老寨村,红豆杉种植)与文化(措池村,生态文化节)方面的激励;
6. 完成老寨村和措池村ICCA注册;
7. 组织1次ICCA注册经验分享暨社区保护地注册研讨会,探讨推动中国社区保护地的注册和认可,并影响贵州/青海/四川省其保护区体系相关政策。
预期成果及直接的项目产出:
1. 了解老寨村和措池村社区保护地现状,完成《社区保护地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办法》(草稿)、《老寨村社区保护地保护长效机制评估报告》和《老寨村社区保护地保护长效机制评估报告》;
2. 老寨村鹅掌楸社区保护地面积从50公顷扩展到500-800公顷;“老寨村鹅掌楸森林管理委员会”建立,其中至少包括20-30侗族村民参加,并掌握制定长期规划的能力;《老寨村鹅掌楸社区保护地可持续管理规划》制定并实施;
3. 老寨村10户侗族村民通过种植红豆杉获得3,000元/户的增收,其中4户妇女当家的农户;
4. 措池村至少60名藏族村民对神山圣湖开展生态监测和巡护的能力得到提高,其中喇嘛2人;
5. 至少500藏族村民在年度生态文化节了解措池村神山圣湖保护分布和保护措施;约10位保护积极分子得到表彰;
6. 措池村200平方公里神山圣湖的保护得到加强;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料初步建立,《措池村神山圣湖可持续管理规划》制定并实施;
7. 老寨村与措池村开展社区保护地建设的能力得到提升,两个在生态系统和管理模式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社区保护地在ICCA系统成功注册;
8. 至少100位长期关注保护地建设的人士了解老寨村、措池村的经验;
9. 老寨村和措池村ICCA建设经验得到推广,提出面向贵州、青海和四川省保护地管理部门的有关有关加强自然保护小区/社区保护地注册和认证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