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西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
发布日期:2022-06-18
基线信息:
在迅速城市化的大潮中,位于青岛北部的交通要道的城阳于1994年正式由乡村划为城区。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城阳区首次被划入主城区。截至2020年11月1日,城阳区常住人口为1109606人。城阳街道位于青岛市中北部、城阳区区城驻地,是城阳区区级机关驻地。常住人口约40万人,辖35个农村社区、38个城市社区居委会,212个居民小区。
大北曲有六百多年的在地历史,1984年建立大北曲西村,2004年7月进行旧村改造,成为大北曲西社区。居民有共同历史和亲缘关系,形成天然熟人社区的特点,发展为集体居住的城市社区。社区有集体经济,可以承担公共服务支出。现在社区环境洁净优美,四季花开,居民幸福指数较高。现有29栋居民楼,共101单元,1382户居民。大北曲西社区居民委员会现有7名委员,其中2名女性。社区基于居住形态有86名(女性58人,男性28人)社区领袖组成的居民自治小组,居委会及社区领袖有一定号召力,与居民建立了较深的信任感。
青岛市作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于2020年1月6日正式实施《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标志着垃圾分类从宣传倡导进入到立法时代。在此基础上,2020年5月8日,城阳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要求社区集中设置4分类标准化投放箱、实施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投放,进入家庭源头分类投放时代。截至目前,项目点所在的城阳区城阳街道共创建垃圾分类市级达标社区(小区)30余个,完成“撤桶并点”小区14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垃圾分类硬件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存在的问题:
1.《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提出了:“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基于本地法律制定垃圾分类的考核办法缺少支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措施。
2.基层政府缺少垃圾源头减量落地社区的策略和方案,垃圾分类有效率高的社区源头减量目标模糊;
3.项目点社区缺少各类生活垃圾的精准量化统计,尚未开展社区厨余堆肥;
4.项目点社区居委会干部和居民对“零废弃”行动缺少认识,缺少鼓励参与源头减量的方法和措施。
解决方案/计划的活动:
1.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区废弃物治理机制,形成“零废弃社区”共识
2.提升社区垃圾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数据记录、公示,实现减量数据可视化。
3.通过零废弃生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社区女性和青少年等相关群体“赋能、赋权、赋意义”,实现长效参与社区零废弃实践。
4.以共建零废弃花园为载体,以社区公共教育为手段,培育社区自组织,提升居民主动性和参与感。
5.行动经验总结和分享,基于零废弃社区的实践,推动“垃圾管理优先次序”在本地政策中的优化。
预期成果及直接的项目产出:
1.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区废弃物治理机制得以建立,通过实践形成示范效应,为政府提供案例。
1.1通过举办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共建零废弃社区”启动会,形成“零废弃社区”共识,实现居委会、社会组织和外部力量的共建和协作,逐步形成社区端减量和家庭端减量并行的零废弃社区构建体系;
1.2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宣传片等多种宣传方式和渠道,项目经验得到分享;
1.3总结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思考和建议,形成政策建议和提案,通过相关渠道提交政府主管部门和立法机构,作为政策完善的案例和依据。
2.社区垃圾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了社区废弃物管理的闭环系统。
2.1完成社区基线统计,建立每日记录和汇总垃圾数量的机制,完成月度数据分析,帮助社区建立以源头减量优先的数据台账和长效的管理机制;对接回收企业,实现社区全品类废弃物闭环处置;
2.2在社区建立就地堆肥设施,厨余垃圾就地处理量达成总量的50%以上,预计减少二氧化碳量(与焚烧相比)预计达到200吨以上;赋能社区堆肥管理团队,完成堆肥设施维护、堆肥管理、宣传倡导等工作。
3.居民参与源头减量的积极性提高,赋能社区女性和青少年,形成社区自组织,共建零废弃社区。
3.1通过定期的专题培训,居民提升“零废弃”认知,垃圾源头减量的“专业程度”提高,消费意识发生改变,影响家庭成员共同改变;
3.2通过组织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的多主题活动,促进女性带动家庭参与零废弃实践的积极性提高,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实现家庭端源头减量行动的持续性;
3.3赋能女性参与者,“零废弃”倡导和带动实践的能力得以提升,培育2-3个社区自组织,以至社区凝聚力的形成,形成零废弃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机制。
4.完成社区零废弃花园的共建,凝聚社区力量,再造社区生态景观。
4.1完成社区零废弃花园共建,实现厨余堆肥产品100%再利用;
4.2培育1支零废弃花园共建、维护和导览团队,居民的主动性和拥有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