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批准项目-已批准项目
首页 > 已批准项目 > 已批准项目

强化中国NGOs网络建设及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进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和协作

发布日期:2022-12-12

基线信息:

 

基于过往的实践经验和充足证据,民间社会和地方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落地实施,并引领公民社会利用社区传统知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习惯法等开展行动,成为保护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正面力量。如何加强“民间社会”和“土著人民及地方社区”参与2020后十年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成为现今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2017年,由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桃花源基金会、WWF等23家国际国内环保公益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旨在调动社会保护力量和资源,填补中国保护空缺、提高管理有效性、提升管理水平、扩大有效保护面积。联盟提出了“到2030年帮助国家管理1%的公益保护地”的目标。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即将在CBD秘书处总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为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GEI将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牵头中国“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CSABC),推动民间力量参与和贡献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实现。


在过去3年GEI举办的CBD系列活动和NGO平行论坛基础上,我们已于2022年7月1日、8月1日组织召开了社会组织COP15二阶段会议筹备研讨会、对话会,就COP15二阶段会议之前和期间各机构的行动和计划进行交流,组织和协助民间机构继续参与并支持COP15第二阶段会议相关活动,有60多家机构加入了行动讨论,计划在中国和加拿大开展工作,并协助5家中国机构申请举办COP15二阶段边会、展览和活动。目前,在NGO和社区活动议题设置、与公约秘书处生态环境部的沟通、活动举办、会议注册签证、会后知识分享和传播等系列问题上,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为NGO提供协助,并开展能力建设。

 


主要问题:


与气候变化议题相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间社会联合行动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能力严重不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NGO很少参与海外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缺少对国际社会环境治理议题和工作的了解,很难融入国际生物多样性话语体系;二是,少数中国NGO参与部分国际生物多样性的会议,但极少组织国际会议,缺乏组织国际会议的经验;三是中国NGO很少联合起来开展国际和国内活动,难以将国内的保护行动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结合起来,在与原住民社区、政府伙伴等形成实质性的合作网络,也面临知识缺乏的困境。


鉴于2021年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召开,GEI联合中国NGO首次成功组织了规模盛大的CBD NGO 平行论坛,在一系列的筹备和工作中,极大地加强了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协作能力,首次在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上展示了集体行动力,部分改善了国际社会认为的中国NGO集体行动缺失的印象,得到了各方赞誉。在此激励下,中国民间社会对加拿大COP15第二阶段会议仍有巨大参与热情,但大部分NGO对组织和参与国际会议的程序、议题设置、生物多样性谈判、国际动员等非常陌生,也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行动网络,期待GEI能够再次牵头,通过集体组织边会、设置议题、协同行动,提升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能力,并通过知识培训促进中国NGO网络的协作保护行动和履约能力,贡献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解决方案:


本项目将依托GEI的两个工作基础展开:一是GEI作为“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和“公民生物多样性联盟”的主要发起机构和牵头机构,有100余个NGO和社区组织的网络,有较紧密的协作和能力培养对象;二是GEI作为核心机构组织了2021年昆明的CBD NGO平行论坛,拥有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本项目计划:一是借助COP15第二阶段的机会,组织和协助中国NGOs参与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联合组织边会、展览、国际交流对话,开展民间外交,参与全球环境议题;二是在会后针对《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文案具体内容,对中国NGOs及社区机构开展全面知识培训;三是围绕民间保护地开展社会组织及社区的保护行动实践;四是通过总结经验,与中国NGO分享知识。以此加强中国NGO网络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作能力和行动能力。

 

预期成果:


1)   协助5家中国NGO在COP15期间成功完成5场活动,提升共同组织和参与国际会议的能力;


2)   通过参与大会来推动GBF框架的谈判,提升15家中国社会组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行动力和国际影响力;


3)   帮助20家中国NGO和社区机构学习和全面了解CBD大会及其谈判成果、GBF新目标和执行机制;


4)   特别加强NGO合作网络中青年、妇女,社区带头人等20名加入项目,提升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5)   10名NGO网络代表进入地方社区,学习了解最佳实践案例,增强保护行动力。


6)   为20家NGO伙伴和社区提供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和中国NGO组织国际会议操作指南。




下载全文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