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批准项目-已批准项目
首页 > 已批准项目 > 已批准项目

青岛市城阳区育才小学低碳学校与低碳园区协同创新实践项目

发布日期:2023-07-27

基线信息: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中提出五方面主要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2年10月,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绿色低碳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各学段课程教材,鼓励各地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教材;加强教师绿色低碳发展教育培训,把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并将践行绿色低碳作为教育活动重要内容;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完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在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机制,予以资金和政策保障,推进绿色低碳进校园工作。

2022年1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2年11月,青岛市印发实施了《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明确将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资源化循环利用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基层现代化治理水平、打造“无废城市”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任务。

2020年1月6日青岛市正式实施《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青岛市教育局出台《2020年青岛市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实现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课堂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全覆盖。2021年,城阳区通过《城阳区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补办法》出台低碳厨余堆肥资源化利用项目奖补政策,并建立城阳区低碳厨余堆肥培训推广中心,指导7所学校开展“低碳厨余堆肥”资源化利用。

在迅速城市化的大潮中,位于青岛北部的交通要道的城阳于1994年正式由乡村划为城区。现辖8个街道、53个城市社区、228个农村社区,总面积583.68平方公里。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城阳区被划入主城区,人口快速增长、创新人群聚集、适龄劳动力充足。城阳区常住人口(2021年统计)为114.8万人,人口增长居青岛各区市首位。2022年城阳区全区生产总值1348.33亿元,在全市居第五位。城阳区共3处自然保护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62.44%。2022年11月,城阳区获得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青岛市城阳区坚持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树立“绿色GDP”观念,打造北方公园城市示范区样板。

    

随着城阳区人口的不断增加,本区内学校数量也随之增加。城阳区育才小学成立于2019年9月,前身为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东部校区。学校为厂房改建,占地面积17亩(约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为水泥硬化地面,原有绿化面积仅104平方米,绿化率不足1%。全校月度平均用电量1.82万kWh,由于没有供暖管道,冬天多使用空调,月度最高用电量2.47万kWh。学校在钢筋水泥中建校,越发珍惜绿色低碳发展的机会,2021年成为城阳区首批“低碳厨余堆肥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学校,并与我机构合作开始了“零废弃校园”建设探索:

①建立班班参与可回收物体系,通过“无废R-HOME焕新生活”小程序转换成减碳数据。目前全校累计交投可回收物296.92KG,换算节约石油0.354吨,减少碳排放约0.445吨,减少砍伐树木5棵,节约土地0.88m³;

②开展全员参与的“光盘行动+低碳厨余堆肥”,建立堆肥设施5立方米容积堆肥箱,循环使用。目前累计5个学期,堆肥量大约10000kg(10吨),减排二氧化碳8880kg;

③利用低碳堆肥,创建“1米菜园”,班级“种植区”,打造绿色空间,新增生态种植面积200平方米;

④建立雨水收集设施,共有雨水桶8个,每个桶容量为0.5吨,累计收集雨水约20吨;

⑤共创“一起来做大地汉堡”堆肥、生态种植、环保酵素、环保手工皂等低碳环保校本课程和主题实践活动。

育才小学先后获得中国湿地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城阳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城阳区育才小学东侧2公里。企业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自2003年工业园建设以来,通过采取各种节能减排及污染治理措施加强污染预防与治理,实现清洁生产,为打造青岛首家示范性低碳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举措如下:

①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青岛市最大的单体光伏发电系统。引入可再生新能源,搭建光伏电站+风力发电设施+储能站;在电力供应方面优先选用绿电,构建绿色低碳用能体系。每年减排温室效应气体CO2约6800吨,减少碳粉尘约2312吨;

②建设污水处理站,通过废热气综合利用和循环水利用等,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实现园区无废水排放,既能满足节能降耗又符合了环保的要求;

③园区绿化及海绵化:厂区绿地景观设计根据企业文化充分利用车间四周空地进行绿化美化,点、线、面相结合,利用草、灌、乔木的搭配,营造丰富的绿化景观。同时利用中水灌溉,节约用水。绿化面积约为24360平方米,室外透水面积大约44000平方米,园区总面积 129200平方米,室外绿化面积占总面积比值为 18%,室外透水面积占室外总面积比值为34.05 %;

④建筑节能的应用:建筑设计阶段融合节能低碳理念,进行设计优化,并实现制冷及供热的低碳运行,促进建筑整体节能水平提高。

企业先后获得“青岛市环境友好企业”,“青岛市固体废弃物规范化管理企业”,并被评为首批“全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低碳山东贡献单位”,2022年6月被评为山东省绿色工厂。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城阳区的本土企业,与育才小学距离最近,工厂员工与学校师生的家庭共处一个生活生态圈,有着对低碳生活的期待和相互信任支持的基础。企业相信低碳可持续的未来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愿意用低碳园区建设经验和资金支持城阳区育才小学低碳学校建设,并且完善低碳园区教育功能,开放园区给学生进行绿色低碳科教实践研学。同时,青特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桥分会理事长单位,承担行业低碳带头兵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推动行业低碳标准的形成和完善。


主要问题:


1.  城阳区育才小学由厂房改建而来,现有校区生态建设不足,能源消耗较高,希望进行绿化节能改造,减少碳排放;学校期待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新校区设计和建设中,优先采用低碳建筑设计和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及服务;

2.  低碳学校建设需要专业引领和指导,城阳区育才小学期待以低碳学校建设为契机,与有着10年以上的低碳园区建设经验的青特集团建立协作支持关系,推动高质量可持续的低碳学校建设;

3.  在既往的低碳环保课程和实践中行动力强,但系统性规划和科学性设计不足,希望结合教育部《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土实践,开发绿色低碳校本课程教材,增加绿色低碳发展内容加入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提升教师队伍传播绿色低碳知识能力,创造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绿色低碳实践场景,师生的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全面提升;

4.  学生有通过低碳实践,参与社会公共行动获得成长的需求;学生家长有对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参与公共生活实现更多价值的内在需求;学校期待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办学理念建设特色学校,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增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需求;

5.基层政府希望通过支持低碳学校和低碳园区协作创新实践,推动多部门协同出台低碳学校、低碳园区相关标准。


解决方案:


1.在新老校区建设和改造中引入低碳设施,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优化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

1.1在老校区进行低碳建设改造,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依托青特集团绿色低碳园区的发展经验,引入屋顶光伏发电和储能电站;增加雨水收集装置,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化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增加低碳堆肥设施;重视校园绿化工作,采用垂直绿化、增加自然景观水体等绿化手段,增加校园绿化面积。结合教学需求,多年生本土植物为主,增加生物多样性,构建支持性生态关系。

1.2在新校区设计和建设中引入低碳设施:①建筑:校园新建建筑为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节能率从35%提升到65%;②电力能源:依托青特集团绿色低碳园区的发展经验,综合教学楼房顶搭建光伏电站及相关设施,可实现光伏装机容量105kW,年平均发电量能够达到10.72万kWh;③交通:引入光伏充电桩,促进新能源汽车使用量的增加;④水资源:设置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⑤废弃物处理:增加低碳堆肥设施;⑥校园绿化:绿化面积计划3917㎡,绿化率达20%;通过“生境花园”建设,优先配置本土植物,尤其是乔本类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1.3优化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开展校园能耗调研,建立校园能耗监测体系,对校园能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和精准分析,针对校园能源消耗和师生学习工作需求,建立涵盖节约用电、用水、用气,以及倡导绿色出行等全方位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进行减碳量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换算,全面地评估项目的效果和减碳成果:①通过青特集团低碳园区提供的参考数据: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参考,计算光伏发电节电的减排效益。每节约1kWh电,就相应节约了0.306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746千克二氧化碳(CO2)、0.030千克二氧化硫(SO2)、0.0131千克氮氧化物(NOX),与校园用电量记录相乘(育才小学提供2022年数据:年度平均用电量1.82万kWh/月*12月=21.84万kWh)即可得到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②2022年万科公益基金会“分散式厨余堆肥的碳减排效应”核算工具计算:1KG厨余垃圾+绿化垃圾焚烧产生1.4256kgCO2>堆肥产生0.888kgCO2,得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通过称重记录的厨余垃圾+绿化垃圾相乘;③通过联合国发布的产品碳足迹计算工具《GHG_emissions_calculator_ver02.6》(来源:https://unfccc.int/documents/271269):1吨水供水和处理分别产生的碳排放是0.15KG和0.27KG与通过雨水设施收集的雨水量记录相乘。

 

2.在校园、公共、家庭场景下开展绿色低碳的主题培训和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师生以及家庭绿色低碳意识提升,实现长效参与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

2.1举办师资骨干培训:通过学习参访和邀请专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绿色低碳发展最新要求进行教师队伍专题培训,提升传播绿色低碳知识能力;

2.2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以现有能源和环保设施为载体,系统规划、科学设计绿色低碳教学内容,将“节约水电”“绿色出行”“厨余堆肥”“环保酵素”“生态种植”“生境花园”等内容纳入绿色低碳校本课程教材,向学生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学生持续的参与到低碳环保的教育实践中;

2.3开展低碳主题活动:结合学校低碳建设的完善,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节点为契机,组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节水、节电、节粮、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等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持续促进学生低碳意识的提升和改变;

2.4低碳园区社会实践:以城阳区奥林匹克文化公园“垃圾分类低碳循环示范教育基地”,学习体验生态自然绿色低碳闭环;以青特集团“低碳园区”,学习体验低碳园区光电水低碳循环;以海尔智家“双碳”再循环科普教育基地,体验家电回收循环闭环,增加基于生活的绿色低碳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绿色低碳实践的动能;

2.5开展家庭低碳实践:围绕能源使用和环保生活的绿色低碳,开展适宜学生参与的“家庭碳手帐”家庭生活实践活动。

3.建立“低碳可持续发展联盟”,总结推广低碳学校建设经验,立体推动“低碳学校”“低碳园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3.1与育才小学、青特集团形成“低碳学校”共建共识,联合发起“低碳可持续发展联盟”,通过举办项目启动会、协调会、现场会等形式,形成多元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机制。

3.2宣传低碳学校建设经验: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宣传片等多种宣传方式和渠道,宣传低碳学校建设;通过各种专题研讨会,不断完善绿色低碳教育体系;

3.3打造“低碳生态校园联盟校”:携手城乡接合部的惜福镇小学、城阳街道后桃林小学,共享低碳教育资源,开展“低碳生态校园创建”实践,通过以校带校,校校联手,共同推进低碳环保的发展。

3.4立体推动“低碳学校”“低碳园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沟通汇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立体推动“低碳学校”“低碳园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青特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桥分会理事长单位,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桥分会协会成员单位实践“低碳园区”标准。


预期成果:


1.新老校区建设和改造中引入低碳设施,实现学校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持续降低,从源头减少碳排放。

1.1通过老校区进行低碳建设改造,实现学校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持续降低,校园垃圾管理得到优化,校园自然碳汇面积增加且生物多样性显著;

1.2通过新校区设计和建设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从建筑、交通、电力能源、水资源、废弃物处理和公共绿化等方面,实现节能技术改造、能源管理、校园软环境的创设,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减少;

1.3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优化完善,打造校园碳排放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校园能源管理和碳排放减量的智能化与动态化。

2.形成结合学科教育开展绿色低碳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形成一套绿色低碳校本课程教材和绿色低碳活动方案,参与者的低碳环保意识持续提升。

2.1通过师资骨干培训,丰富学校教师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和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知,传播绿色低碳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形成绿色低碳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2.2形成绿色低碳校本课程教材,通过日常教学和实践,学生掌握碳达峰碳中和基本理念和知识,树立绿色低碳理念,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得到提升;

2.3形成绿色低碳系列活动方案,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低碳意识得到持续提升和改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

2.4通过低碳园区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绿色低碳生活实践的动能提高;

2.5通过“家庭碳手帐”实践活动,实现学校-家庭的有效联动,家庭参与绿色低碳生活实践的积极性提高。

3.建立“低碳可持续发展联盟”,形成多元协同的工作机制,“低碳学校”“低碳园区”建设经验得到推广,立体推动“低碳学校”“低碳园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3.1通过项目启动会、协调会和发起“低碳可持续发展联盟”,建立育才小学、青特集团、相关政府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协作联盟,多方协同推进“低碳学校”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

3.2低碳学校建设经验得到宣传,公众对绿色低碳理念的认知提升;

3.3通过打造“低碳生态校园联盟校”:低碳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低碳学校建设经验得到实践和推广,共同推进绿色低碳的发展;

3.4通过与多方的沟通,有效立体推动“低碳学校”“低碳园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带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车辆制造业协会成员单位实践“低碳园区”标准。




下载原文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